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渔业现代化》2002年第3期3中国对虾养殖业现状与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王东石高锦宇中国对虾养殖业,1985年以前稳定发展,养10.3×104t,2000年对虾养殖产量达到21.79×虾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后进入高速增长104t,恢复到最高产量,其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4期,到1991年产量达到21.9×10t。由于数量产量达13.4×104t,占全国产量的61%(见表1)。级的扩展、生态环境恶化和白斑病(WSBV)的危近几年的养虾生产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南害,1993年滑坡,1994年产量降至6.3×104t,高北低的状况。2001年养虾业发展迅猛,产量达1995年后逐步复苏,到2000年产量恢复到21.7930.4×104t,面积达23.64×104hm2。重点产区44×10t,2001年又迅猛增产到30.4×10t。二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2001年三省养虾多年的发展有许多成果和经验,有必要加以分析产量达19.56×104t,占全国产量的64.3%,其中研究,以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白对虾的产量超过50%。北方四省市(山东、河1对虾养殖业现状北、辽宁、天津)2001年产量只有5.97×104t,仍1.1现状未走出低谷。每年仍有50%~70%的虾池不同从1995年开始,全国养虾业逐步复苏,产量程度地爆发白斑病(WSBV),严重地制约着养虾4以每年2×10t的幅度逐年上升。到1997年达业的发展(如图1)。表12000~2001年中国大陆各省市对虾养殖产量、面积统计产量/t面积/hm2单产/kg·hm-2省市2000年2001年2000年2001年2000年2001年海南23250482917759920330195247广东7522998439381864335919672270广西3511448919140581717724982847福建1409418746140521512710031239浙江112422060117581204226391007上海1104254733970132473633江苏419369641106714073387495山东25184272955812059598433458河北13582141001928719822704711天津331644112534193413082280辽宁11652138693844135004303396总计2179943041822214242364409841286注:上表统计数字引自《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1)。南方三省养虾业的高速发展有其比较区位优高效益。南方养虾高速发展的许多地区虾池密度势:适宜的亚热带自然条件,适宜养殖的高温品种过大,虾池放苗量超过虾池的承载量,因此面临着(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以及高位水池养殖技术新的环境生态危机。的成功推广,高额资金的投入等促进了养虾业的近几年沿海各省均发展淡水调盐养虾、养鱼,高速发展。其中大部分虾场、鱼场无节制抽取地下水,照此下1.2存在问题去,必然造成海岸带地层下陷,海水倒灌,严重破对虾养殖业近几年又出现了无序无度的发坏海岸带和淡水水源。广西等地毁稻田和红树林展。据调查,湛江等地的可养虾海岸带,盲目超量建虾池,均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环境的恶化,建虾池,又不量池定产,盲目追求高投入、高产出、必然要出现“灾难性”的危机。4《渔业现代化》2002年第3期养虾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重走和综合管理落实到实处,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养“数量级扩展规模式”的历史误区。解决当前问题虾业的持续发展。的重点决策是把养虾业的优势海岸带的科学规划2科学规划与综合管理kg/hm2。其中福建以北各省市养虾面积16.14×2.1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战略104hm2,占总养虾面积的72.89%,平均单产522中国对虾养殖业区域性科学规划与综合管kg/hm2,属粗养水平(见表1)。2001年全国养虾理,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其内涵包括两面积23.64×104hm2,产量30.4×104t,平均单重含义“:需求”和“限制”。产1286kg/hm2,从整体讲仍然是低水平的扩展。2.2以环境容量基准为基础控制污水排放总量因此,必须优化海岸带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地逐步养虾业的持续发展,要适度合理地开发,要限调整对虾养殖结构。定在其近海海域环境容量基准的基础之上。制定3.2向集约化养殖发展环境容量的基准,重要的根据是污染物的毒理性集约化养殖通称为工业化养殖、工厂化养殖质,以制定暂行的水质基准。对虾养殖业污水排等。所谓集约化养殖,即集现代设施于一体的养放,应根据不同海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