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考生对古诗赏析掌握的程度.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查考生对古诗赏析掌握的程度.ppt

考查考生对古诗赏析掌握的程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赏析角度梳理近几年,徐州市语文中考多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诗赏析掌握的程度。由于不少考生对古诗整体理解不够全面,对局部把握不够深入,往往失分比较严重。其实,归纳起来,这类赏析题多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呈现选项的表述,而且错误选项一般“硬伤”比较突出,考场上只要稍加推敲即可见出分晓。第一:诗歌意境意境,着重指通过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表达感情。例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闲适优美、雄浑壮阔等。第二:表现手法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环境烘托、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对比反衬等。第三:语言特色指整首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凝练生动、委婉含蓄、精警动人、雄浑豪放、优美婉约等。第四:炼字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品味其妙处,一般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五:修辞手法一般先提出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用典等)然后分析其作用。第五:全诗关键词对古诗中某个字或某个词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等进行评价。第六:情感主旨从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心境情趣等主旨方面评述。对《饮酒》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