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文档.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开展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根底?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第二节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局部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第三节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第二章第一节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假设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开展的有机整体。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7、生物组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8、非生物组分为:太阳辐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土壤9、生态系统的结构系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10、11、12、〔1〕〔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大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按环境分: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按人类干预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第二节1、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2、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系指农、林、牧、渔、副〔加工〕各业之间的量比关系,以及各业内部的物种组成及量比关系。3、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常分为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4、农业生态系统根本功能:〔1〕能量流〔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拟:〔1〕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3〕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4〕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5〕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立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6〕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7〕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8〕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9〕农业生态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10〕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第三章生物种群第一节种群的概念与特征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根本形式,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根本单位种群的根本特征:指各类生物种群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下所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即种群的共性,而个别种群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特殊适应特征,不包括在此范围内。种群的根本特征包括: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成群随机型和成群均匀型〕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粗密度和生态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雌、雄、两性〕〔年龄结构分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4〕〕种群的迁入和迁出种群大小:一个种群全体数目的多少种群的密度:单位面积内某个生物的个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