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生幸福感因素的对比研究报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影响小学生幸福感因素的对比研究报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

影响小学生幸福感因素的对比研究报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影响小学生幸福感因素的对比研究报告系别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专业名称小学教育年级08级学生姓名xx学号0850920061指导教师xx二○一二年四月文献综述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近几年,有关现代人的“幸福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影响人的幸福感的因素成分也不尽相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心理状态势必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在学习中对幸福的体验和评价也可以很大程度的反映出考学校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成果。也为如何发展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提供了建议。目前,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生和中老年人群体,研究小学生幸福感,特别是对比研究小学生幸福感的成分差异较少。笔者观察到近年来,校外培优教育盛行,许多小学生双休都要参加课外培训。本文将从培优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影响小学生幸福感的差异。二、主题通过对有关幸福感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得到的总结如下。1.普遍认同的有关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①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②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并不随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③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三个维度。2.幸福感相关研究的发展进程。在这过去的四十年中,可以把幸福感研究概括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发展三个阶段(Diener,1997)。描述比较阶段是幸福感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人口学统计方面对幸福的影响,主要采取两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Diener,1984)对不同群体的幸福感进行描述与测量;即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理论建构阶段是第二阶段。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范式,研究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一阶段形成了许多的理论,例如,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目标理论、认知理论、活动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进行理论解释,促使幸福感研究的深化。测量发展阶段即第三阶段则进入对幸福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主要对幸福感的测量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建构了多种理论支持的幸福感整合模型,提出了幸福感测量的多种指标。3.幸福感评估和研究方法。由于人们对幸福理解的不同,有自己的标准。将幸福指数绝对化,简单化,偏激化都是错误的。目前,研究幸福感的方法和工具有“单题测量工具”,例如:Fordyce(1988)编制的文字单题量表,Cantril(1965)的梯形量表和山形量表、Andrews和Withy(1976)的脸形量表等图形量表。“多提测量工具”,“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Mpbel编制《幸福感指数量表》、由Diener等人编制《国际大学调查表》、Carol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量表》,其他测量方法”,未达到研究效果的最优化,一般选用混合式测量工具,尽量使研究效果最为准确,接近真实。4.对小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通过比较研究小学生的幸福感差异特别少。目前的研究成果有潘利若的《城乡小学生幸福感的分野》,她在文中指出,城乡小学生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明显,与家庭经济地位显著有关。城乡小学生感到幸福的事件中,休闲娱乐,父母关心的引用频数大大高于其他方面的引用频数。总之,城乡小学生的幸福成分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差别,受环境对个体方面影响,小学生幸福感成分存在一定差别。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姚玉香的《新课改后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调查》中指出,学生的主观感受具有代表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对于我们研究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校教育状况无疑具有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新课改以来,学生对学校的主观情感呈现总体认同态势,但考试,分数,名次,升学仍然是学校生活的主题,评价标准也未从单一走向多元。5.在如何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小学生的幸福感方面。包翠萍在《论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提出了四点措施培养小学生幸福感,⑴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幸福⑵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幸福⑶在和谐中协助学生创造幸福⑷在实践中鼓励学生传播幸福。在曾玲娟,周友方的《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