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本信息人教版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教材分析《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对研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进行改进,突破难点。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心智较为成熟,经过一年多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重力现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等等,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会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及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作力的示意图?2、提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演示:手中的粉笔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4、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5、通过欣赏PPT展示“苹果落地”及“抛出去的石头往下掉”的动画。6、板书“重力”四师T计何产生的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模拟引力”实验1、通过PPT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知道重力的方向及重力的作用点2、通过PPT出示阅读提纲:(1)什么是“万有引力”;(2)、重力是怎样产生的?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5第一、二自然段。3、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反馈矫正。4、板书“(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学生观看学习目标学生依据提纲阅读课本P55页并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