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培优训练.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等三角形培优训练.doc

全等三角形培优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等三角形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2009·江苏中考)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②;③;④.其中,能使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2.(2009·太原中考)如图,,=30°,则的度数为()A.20°B.30°C.35°D.40°DABCE3.(2010·温州中考)如图,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则图中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4、(2007·中山中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5.将长为13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A.5种B.6种C.7种D.8种6.如图所示,,,,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AEFBCDMN7、(2009·温州中考)如图,OP平分,,,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B.平分C.D.垂直平分8.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得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作出()A.4个B.6个C.8个D.10个9、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由作法得的根据是()A.SASB.ASAC.AASD.SSSODPCAB10、下列叙述:①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至少有一条在此三角形内部;②以a,b,c为边,且a+b=c,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③一个三角形内角之比为3:2:1,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④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有()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2010年山东新泰)如图,在△ABC和△ADE中,有以下四个论断:①AB=AD,②AC=AE,③∠C=∠E,④BC=D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用序号“”的形式写出):.(第2题)①②③第1题图;2、(2011年北京四中模拟28)如图,某人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办法是带编号为的碎片去.3.已知A、B、C是平面内的三个点,且AB=3,AC=5,若设BC之间距离为a,则a的取值范围是.4.(2010·兰州中考)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DE,连接AE、C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5、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2.5cm,△ABD的周长是9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6、如图,∠A=34°,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BEA+∠CDA=_________度。三、解答题1、如图所示,Rt△ABC中,∠ACB=90°,AC=BC,AD⊥CD于D,BF⊥CD于F,AB交CD于E,求证:AD=BF-DF。2、如图所示,Rt△ABC中,∠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M上运动。问点P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PQA全等?3、你一定玩过跷跷板吧!如图是小明和小刚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横板绕它的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当一方着地时,另一方上升到最高点.问:在上下转动横板的过程中,两人上升的最大高度AA'、BB'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全等三角形证明题1.(2010年北京市中考模拟)已知:如图,在△ABC中,∠AC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FC2、如图,△ABC中,∠C=2∠B,∠1=∠2。求证:AB=AC+CD.3.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D是斜边上AB上任一点,AE⊥CD于E,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CH⊥AB于H点,交AE于G.求证:BD=CG.4.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