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思维过程中体验与创意之关系(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写作思维过程中体验与创意之关系(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浅谈写作思维过程中体验与创意之关系(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写作思维过程中体验与创意之关系(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淺談寫作思維過程中「體驗」與「創意」之關係--以實例探究寫作行為中主觀知覺與藝術創造的相融模式一、導言寫作活動的架構可分成:作者、資訊和讀者三大組成部分。而文章(即資訊)屬寫作活動的產物,是作者經過不斷推敲和修正的成果。作者在潤飾修訂的過程中經歷種種諸如意念、修辭技巧及文體選用等取捨,取捨歷程更是作者寫作心理活動的必經階段,該歷程的運作致使資訊有別於作者在寫作起始及期間心裏所想的內容參照謝錫金、岑偉宗(2000)〈第四章:寫作思維過程模式與寫作教學〉。《中學中國語文科寫作教學理論及設計》。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作者在取捨歷程中所考慮的正是寫作思維過程模式中「內在因素」和「操作因素」根據謝錫金及岑偉宗提出影響學生寫作思維過程的因素包括了環境因素、內在因素和操動因素。「操作因素」即寫作思維過程內的每個步驟;而「內在因素」即作者大腦系統中操作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相五聯繫,以助作者在寫作時不斷判斷,解決寫作時的障礙。參照謝錫金、岑偉宗(2000)〈第四章:寫作思維過程模式與寫作教學〉。《中學中國語文科寫作教學理論及設計》。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相互摩擦下,作者的真情實感與藝術創造之間的相互融合模式。寫作教學重視寫作主體對生活和人生體驗的真實傳達。然而,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愈來愈重視創意教育,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的任務加諸於寫作教學工作上。若作者能創造新奇的事物和想法,便會帶來驚喜,則是創意的精粹。「真實」與「創造」在詞義上無疑是存有矛盾的。在寫作思維過程中,作者如何在兩者間取其平衡點的問題,下文將以寫作行為的內在基制為探討的起點,透過小學生的文章實例,探討真情實感與創新求異在寫作過程中的關係,並嘗試找出兩者在寫作思維過程中的定位點。二、文獻回顧動機與寫作行為內在基制在心理學上,動機或動機作用(motivation)是指個體朝向某一目標,持續引起活動的內在歷程。心理學家根據個體的行為及表現行為的方式,假設性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內在原因。簡而言之,動機即為行成的內動力或內在心理原因參照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頁291。。寫作動機可從不同的角度和範圍去描述,這裏所說的寫作動機有別於一般行為動機的意義,並不是以解釋人們執筆寫作的原因為重心,而是指具體寫作目標確定以後,啟發作者觸發情感,進行思想行動的元素、需要或條件。這些條件如:作者的寫作能力、寫作環境的牽引和讀者等。寫作動機一旦產生,作者便開始寫作活動,驅動寫作運思中的兩個轉化過程。第一:「意化」過程,即把外在生活客觀事物帶來的刺激,轉化成作者主觀認識的觀念和情感,亦即為「知覺」;第二:「物化」過程,即作者把客觀事物「意化」,變成主觀的知覺,再以形象化和物質化的形態,透過文字表達心中的觀念、情感和思想參照師世芳(1994)。論寫作行為的內在機制。《運城高專學報》。期2,頁32-33。。整個寫作運思轉化過程(概念化圖像見圖一)恰如謝錫金等(2000)(謝錫金,1984)(謝錫金、林守純,1992)經研究而總結出包含了環境因素、內部因素和操作因素的寫作思維過程模式。客觀事物客觀事物客觀事物刺激個體文章(作者的意念、思想和情感)意化物化主觀知覺圖一:寫作運思轉化過程概念化圖像體驗與寫作教學體驗包含了情感性和超越性兩個特徵。體驗必是有情感因素的滲透,就如往事令人回味、令人傷感也只人們對事情帶有情感的情感傾向。客體事物處於自由狀態,並不會成為作家描寫和表現的對象。客體事物只有通過作者的投射情感,外在現實生活才得以知覺化、情緒化和心靈代,被內化為心理現實成為文學題材潘潔、隋麗霞在〈體驗與作文教學〉一文中提出:客體事物經過主體情感渲染,成為文學題材的見解,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裏所說:「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實存也;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來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言與志反,文豈足征?」。參照潘潔、隋麗霞(2004)。體驗與作文教學。《岱宗學刊》。第8卷,第2期,頁80。。而在內化客體事物的過程中,作者內心世界會受到刺激而產生變化,並對經驗加以思考及想象,締造新的意義和領悟,把事情昇華和超越成體驗。學習的意義在於個體把生活事物內化,主體的體驗過程是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轉載自潘潔、隋麗霞(2004)。體驗與作文教學。《岱宗學刊》。第8卷,第2期,頁81。余秋雨說:「作文訓練,是生命與生命之間表達和溝通的訓練。」寫作表達是作者生活體驗的感受。若要把體驗引入寫作教學中,可從採用生活化寫作主題入手。同時,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