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精品多篇).docx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精品多篇)前言: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弹、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2、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enin、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准确拼读音节tiāntánqínzhēn。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4、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准确拼读带有前鼻韵母anenin的音节。2、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教学准备:1、“弹、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enin”、音节“yintiāntánqínzhēn”的卡片。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小溪在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幅画面中的哪一幅画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是不一样的,那么,儿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小溪”。出示:32、小溪)师领读课题。二、感知内容,学习儿歌1、听录音,说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各不相同,冬天的小溪是怎样的呢?2、老师范读第一小节,然后再让学生跟读、抽生读、竞赛读、表演读。3、理解:“滑溜溜、亮晶晶”的意思,模仿“滑溜溜、亮晶晶”的形式再说几个词语。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读一读: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明晃晃)冬去春来,小溪又怎么样了呢?4、老师范读第二节,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5、学习“弹、琴、丁、真”四个生字。(出示“弹琴”一词)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读、齐读)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学大王和小王,一起来弹琴吧。琴声“丁冬、丁冬”真好听!(出示:“丁”这个字)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弹琴时,钢琴会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谁能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丁冬”的声音?是啊,这些声音真好听。大家一起来读“真”。生:“真、真”真好听的“真”。“真”除了“真好听”以外,还可以说真怎么样?真行。真好。真了不起。真棒。真能干。你们真了不起,大家夸夸自己。指导学生书空,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6、老师引读,学生配上动作读。7、用多种形式背诵儿歌。三、启发想象,自编儿歌。1、(出示小溪在夏天和秋天时的插图)问:在这两个季节中,小溪又是怎么样的?2、学生模仿儿歌中的形式,自己也做一回小作者编编儿歌。四、学习拼音。投影出示图和前鼻韵母“anenin”。1、听师范读,注意观察口型。(“n”发音时牙齿应该碰到舌头)2、小老师领读,指名读。3、找一找,儿歌中哪几个汉字带有前鼻韵母“anenin”?老师出示“天、弹、琴、真”,再出示他们的音节tiāntánqínzhēn,让学生借助汉字拼读音节。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1、复习生字用叫号游戏。2、猜字谜游戏。3、拼读音节,比赛谁拼得快。rènzhēnwánshuǎqiūtiānhúqín()()()()六、指导书写。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1、读一读,说说笔画和笔顺;2、观察两个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在田字格内师范书写“丁、子”,学生书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篇二《金木水火土》知识与技能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一、直接导入,学习对韵歌1.课件出示: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2.教师范读一遍,简单讲解:第一句是数数;第二句讲的是五行;第三句是介绍天地和上下的;第四句“日月”照应“天地”,今古押韵,介绍了时间概念。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将课文读熟,字音读准确。4.学生自己朗读,对照生字表圈出课文生字。自己读一读。二、学习生字1.教师板书课文会认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2.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字音,学生认真听,练习读,教师指导发音。3.识记字形。(1)识记“一”,教师点拨引导:设置情境引导:出示一根小木棒,引导认知。(木棒竖起来是“1”,横着也是“一”。)记忆:一根木棒“111”,一根木棒“一一一”。(2)一根木棒是“一”,那么两根木棒呢?(引导学生知道两根木棒叠加是“二”,认读、识记。)(3)识记“三”。(方法同上)(4)那么“四”和“五”还是在上面加横吗?(教学“四、五”,引导识记)(5)“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4.出示会认字,指名学生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