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专题探究版主导读你好,朋友!欢迎你进入综合实践园地。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这块宝地已深受中考试卷的青睐。它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式,为同学们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答题环境,使大家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自己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版主相信,今天走下来,你一定会不虚此行。张一凡:好啊,往日里总发愁综合性学习,不知这个“综合”考的究竟是什么。今天一起去园里参与活动,看看会有哪些收获。题型例说(一)专题性综合例(2010·江苏盐城)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走近端午(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传四海赛龙舟情系节日(2)请描述你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弘扬传统(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解题策略:本题围绕节日的文化常识及其相关的人物信息、文化积淀展开,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关注民风民俗、关注传统文化,很好地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需注意的是,答案开放,但内容要切合题干要求,和此次活动的主题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其中的隐含信息,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痘壑?调动应对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答题语言要体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参考答案:(1)屈原投江鼓声阵阵(或:呐喊声声)(2)示例:十多个人坐在龙舟之上,随着鼓声的节奏合力划桨,江面上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蔚为壮观。(赛龙舟的场景)(3)示例:传统文化教育滞后,宣传倡导不力,部分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4)示例: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二)知识性综合例(2010·福建泉州)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你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2)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的类型:(3)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冰心思惠弘毅招娣金火示例:思惠:因母亲是惠安人,名字中有思念惠安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对女儿能成长为一个聪1明贤惠之人的期望。解题策略:这是一道信息含量较大、探究能力较强的试题,考查面广。要善于调动平时从课本、报刊、聊天等渠道中积累的知识,品味分析,由表及里,探寻规律,依题择法,依境作答。对于名字现象的探究,要善于发散,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归类比较;对于名字由来及意义的探究,要仿照示例,多从家庭的角度、期许成人成才的角度、报效祖国的角度思考。参考答案:(1)要点提示:①单字的,双字的,多字的。②一般具有性别特征。③有通俗的,有文雅的。④有地域特征的。(写出两点即可)(2)要点提示:①直白的②含蓄的③纪念性的④与风俗有关的(3)示例一:弘毅,选自《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思是刚强、勇毅(宽宏、坚毅),寄寓了父母的期望——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坚定的信念。示例二:招娣,巧用谐音,希望能招来一个弟弟,有男有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三)地域性综合例(2010·福建漳州学业质量检测)综合探究。漳州是闽南历史文化名城,蕴藏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弘扬漳州民间文化,七年(3)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搜集到以下相关材料,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八万年前,漳州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唐建州以来,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上世纪末,全市共收集《金盏和百叶》《凌波仙子》《九龙江》等民间故事传说4000多篇,创办民间文学小报《金盏》。材料二: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35.8%祖籍漳州。两地流传着《阿里山之神吴凤》《相思树与望夫台》《郑成功》等漳台关系的故事。材料三:漳州的锦歌、竹马戏、大鼓凉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