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环境下体验学习研究》论证活页本评审书重点突出,学术规范,特推荐。=1\*CHINESENUM3一、选题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GB4㈠选题的目的=1\*GB1⒈落实《纲要》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强调要“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本课题通过体验学习的研究与实施,引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2\*GB1⒉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国家在总结十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再次聚焦“学习方式变革”,体验学习成为各门学科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要义是要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提高能力、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最终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3\*GB1⒊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校提出“体验教育”办学特色,并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设了“美食坊”、“对弈屋”等10间“体验活动室”,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动手做”的时空。我校目前每班人数均在30人左右,是标准的小班,学生有较大的体验学习空间。为了继续打造体验教育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建构与实施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模式。=2\*GB4㈡选题的意义=1\*GB1⒈理论价值:尽管杜威和陶行知提出的“做中学”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也得到普遍响应,但本研究多停留在教育活动领域,尚未广泛应用于学科课程教学,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论体系。本课题把体验学习及其教学策略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实践研究基础上作一些基本理论探索,为这一领域的理论做出贡献。=2\*GB1⒉实践价值:通过课堂体验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及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建构并实施一种新型的课堂形态(体验课堂)和活动形态(体验活动);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形态”成果(体验课堂、体验活动)将为武汉市推进“高效课堂工程”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幸福成长。=3\*GB4㈢核心概念的界定=1\*GB1⒈“小班环境”小班环境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小班额的教学班。目前在我校,班额规模均在35人以下。因班级规模较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显著提高,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增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2\*GB1⒉“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本课题所指称的“体验学习”包括学科课程的体验学习和活动课程的体验学习。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述评=1\*GB4㈠国外研究状况体验性学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经验学习”的课题。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认为“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筑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强调受教育者通过行为实践和内心体验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组织心理学家库伯提出了著名的“体验学习循环模式”,设置四个基本环节:具体体验、感知学习;观察反思、反思性学习;抽象概念化、理论学习;主动检验、实验学习。其后,日本、法国、芬兰也进行了体验学习研究,各国教育改革都很重视体验的教育理念。=2\*GB4㈡国内研究状况=1\*GB1⒈体验学习的意义王灿明认为,体验学习不仅符合大脑接受信息的“优先原则”,实现了“与脑兼容”的学习,而且更多地指向深层的“缄默知识”,真正实现了“意义学习”,促进学生对意义的主动建构,极大提高了儿童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杨四耕认为,体验通过改变个体的内心结构而实现个体素质发展,它是“一种现实地改变心理情境的、积极地改造心理世界的特殊工作,是有结果的内部过程。只有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真正发展。”=2\*GB1⒉体验学习的心理过程陈佑清认为,“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张相乐认为,“体验学习应包括从个人对情境的感知、产生情感体验,到直觉领悟,再到在实践中进行意义探究,最后到自我评价几个环节”。=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