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原选择题【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根底是〔实践性〕。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5、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7、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8、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9、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0、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社会理想〕。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开展规律1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成认〔世界是统一的〕。14、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15、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根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6、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根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7、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1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9、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0、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成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2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7、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8、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29、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3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31、以下活动中,属于最根本的实践活动的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32、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3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开展的观点〕。34、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事物开展的必然趋势〕。3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成认〔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3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37、唯物辩证法认为,开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8、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根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39、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40、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事物开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4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关题〕。4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4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辩证法观点〕。4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46、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47、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无视支流。这在哲学上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4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开展的状态和过程〕。49、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5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那么,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5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52、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的质的外在表现〕。53、肯定和否认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认,离开了否认也没有肯定。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54、我们想问题、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