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地层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前寒武纪地层PPT课件.ppt

前寒武纪地层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生物地层学复习题13§4前寒武系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地球的形成在2001年公布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上,以25亿年为界将前寒武纪划分为元古宙和太古宙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发现最古老的沉积变质岩层为37.5亿年,为格陵兰岛的伊苏阿(Isua)群。太古宙推测为始于36或38亿年,经历了11-13亿年;元古宙始于25亿年,经历了大约19.6亿年显生宙第一个地史年代为寒武纪,始于5.42亿年距今5.42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统称前寒武纪,相应年代的地层统称为前寒武系前寒武纪(1)时限长(36/38-5.43亿年),经历了32.57亿年;(2)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3)构造变形复杂,因为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4)生物化石少(化石少,化石无硬壳、后期破坏)(5)矿产丰富(Fe、Au、U…)3岩系特征及其研究方法(3)地层划分、对比的岩性标志:前寒武系中特殊的岩石类型和沉积建造,可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距今l900—2000Ma地层中的条带状铁矿建造,属于碧玉铁质岩类(鞍山式铁矿)。它分布广、层位稳定,是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典型的沉积建造。在前寒武纪晚期,大致在距今680—800Ma之间发育的冰碛层,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分布,在我国南方称为“南沱冰碛层”和“古城冰碛层”。冰碛层具有同时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远距离对比的良好标志。前寒武纪地层中目前发现的主要是海生的菌藻类、叠层石和原始的后生动物群化石,可用于划分、对比地层。微古植物则主要见于中、新元古代,以个体较小(直径小于10µm的属种约近1/4)、膜壳较薄、纹饰简单为特征,如Leiominuscula(光面小球藻);在l600—1000Ma的中元古代阶段,以膜壳较厚、个体较大、纹饰复杂且形状多样为特征,如Favososphaeridium(巢面球形藻)及Qudratimorpha(方形藻)等;新元古代,则多出现丝状藻、球藻,同时还出现褐藻甚至各种大型宏体(宏观)藻类。宏观藻类主要包括Chuaria(乔尔藻)、Longfengshania(龙凤山藻)及Pumilibaxa(小履藻)等大型肉眼可见的藻类。新元古代末,,地球上出现了后生动物并开始辐射发展。由于它们都呈印痕状态保存,无硬体骨骼或外壳,一般称为裸露动物群,即埃迪卡拉动物群。太古宇是指在太古宙(ArchaeozoicEon)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这些地层通常是比较复杂的古老变质岩体。年代距今至少在2500Ma以上(2500-3600Ma)。2.中国的太古宇(1)地层区划太古宙以变质地区作为地层分区单元。依据其出露情况分为5个地层区:I-塔里木变质岩地层区;Ⅱ-华北变质岩地层区;Ⅲ-扬子变质岩地层区;Ⅳ-秦岭一大别一苏鲁变质岩地层区;V-华南变质岩地层区(2)中国北方的大古宇中国太古宙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以华北北部及中部发育最好,始太古代的花岗质地质体出露面积小,古太古界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含铬云母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所组成。中太古界主要由麻粒岩、深成奥长花岗岩、云英闪长岩及与火山岩组成。其中冀东以迁西岩群为最为典型。新太古界是华北克拉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火山一沉积岩的多旋回所组成。古太古界(3600-3200Ma):阜平群下部、迁西群、下鞍山群:原岩以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上部夹有中酸性火山岩—粘土质岩及硅铁质岩沉积,经历了火山喷溢-沉积物质的沉积过程,为硅铝壳逐步加厚的过程,形成了陆壳雏形。岩性:深变质岩,原岩为基性、超基性至中酸性火山岩,夹分选不好的碎屑岩及多层硅铁沉积分析:1)基性、超基性岩来源于地幔,酸性火山岩为侵入体2)可与现代月球对比:月陆-高地(亮)为辉石质斜长岩,月海-低地(暗色)为玄武岩。表明:当时岩石圈壳薄、活动性强、热流值高,仅出现壳幔分异(为壳慢杂岩)。中太古界-新太古界(3200-2500Ma):阜平群上部-龙泉关群、五台群、上鞍山群:超基性、基性喷出岩相对减少,中酸性的火山岩增多,沉积岩发育,沉积岩包括巨厚的碎屑岩(类复理石沉积组合)、粘土岩、碳酸盐岩及硅铁质岩,碎屑岩中发育典型交错层理,表明陆源面积及浅海沉积环境的扩大,硅铝质陆壳增长。岩性:深变质岩,原岩为基性至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硬砂岩夹碳酸盐岩地史分析:沉积岩增加,出现砂岩、碳酸盐岩等稳定浅海沉积,说明陆地面积和浅海沉积范围扩大,且较为稳定。★迁西运动后,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古陆核§4-3中国的元古宇概述其时限范围为2500—542Ma之间,延续19.8亿年。元古宇是指在元古宙(ProterozoicEon)时期内所形成的地层,元古宙由S.F.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