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泥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4.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扎泥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设计论文.doc

扎泥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设计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矿区概况和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地理位置扎泥河露天煤矿位于大雁煤田西区,大雁煤田位于大兴安岭西麓海拉尔河中游,行政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9′29″—120°26′34″,北纬49°06′57″—49°13′00″,东西长平均19.86Km,南北宽平均4.68Km,面积89.83Km2;而本露天矿则位于大雁煤田西区的西部,即第59-67勘探线之间,东西长平均3.92Km,南北宽平均3.80Km,面积14.90Km2,占整个西区的24.73%。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0′56″—120°15′11″北纬:49°07′36″—49°10′22″1.1.2矿区交通扎泥河露天矿西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30Km,东距牙克石市48Km,滨洲线铁路在该区北部通过,301国道在本区中部穿过,向东经牙克石市以及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矿区有自备铁路和滨洲线相接,区外运输也很畅通,年运输能力达21.5Mt/a,完全能够满足大雁地区的几个生产矿井的需要,故本区交通便利为矿区的开发及外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扎尼河露天矿交通位置图1-1-121.1.3地形地貌扎泥河露天矿煤田内地形比较复杂,其地势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西北部为低洼沼泽地,区内海拔标高在628~728m之间,地貌单元属冲积平原类型。1.1.4水文及气象本煤田地表主要河流为由东向西流经本区北侧的海拉尔河,属老年期河流,分叉合并现象比较多,牛轭湖比较发育,最大流量为1590m3/s,最小流量为零,平均流量为65.4m3/s;另有布洛莫也沟、顺河、扎泥河三条季节性河流,分别在西区煤田东部、中部和西部由南向北流经本区注入海拉尔河,其平均流量在50m3/h-450m3/h之间。本区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夏季短而雨少干燥,冬季长而冰封雪飘,年平均气温为-3.3℃、年平均风速为2.9m/s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照烈度为Ⅵ度。1.1.5矿区开发历史和现状大雁矿区始建于1970年,矿区经济以大雁煤业公司相关产业为主体,地方产业发展较少,地方经济有乳制品加工厂、胶合板生产、商品经销和餐饮服务行业等小规模经济。2004年大雁煤业公司与山东鲁能集团强强联合,由鲁能集团投资在大雁矿区兴建的4×0.15Mw坑口电厂现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年需要燃用煤炭2.00Mt左右。2005年,由西洋集团、黑化集团、鲁能集团和大雁煤业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内蒙古西洋煤化工有限公司0.40Mt甲醇项目已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每年的用煤量约为1.05Mt,年用电量约为4.7亿度。本区为较原始的草原游牧区,自然环境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当地没有大型企业及严重污染企业,区域内水系没有受到破坏。但由于多年干旱和过度放牧,草场已经严重退化大雁矿区现有8万余人口,劳动力资源充沛。1.1.6矿区水电及建材来源矿区内主要有由东向西流经矿区北侧的海拉尔河,最大流量为1590m3/s,最小流量为零,平均流量为65.4m3/s;另有三条季节性河流,分别在西区煤田东部、中部和西部由南向北流经本区注入海拉尔河,其平均流量在50m3/h-450m3/h之间。露天矿在工业场地建110kV变电站一座,并考虑了露天矿今后发展的需要。内设两台SZ9-M-16000、110±4×2.5%/35/6kV变压器,变电站两回110kV进线,留有五回35kV出线供后期使用;设有10回6kV出线,以6kV向露天矿采、运、排土、地面生产系统和工业场地行政区箱变供电。因此本露天矿的开发具有充沛的地下水资源及电力建材等资源。1.2地质构造和矿岩产状1.2.1勘探区地层勘查区全部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通过本次勘查,参照邻区地层资料并结合“大雁煤田西区预查地质报告”有关资料,区内发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龙江组(K1lj)、甘河组(K1gh)、大磨拐河组(K1d)、伊敏组(K1ym)、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海拉尔组(Qh)。分述如下:1、中生界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j)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夹中酸碎屑火山岩,厚度不详。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甘河组(K1gh)是以中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的并含有酸性熔岩和碎屑岩的一套地层,主要岩性为致密块状玄武岩和安山玄武岩,顶部有5.0m~10.0m的凝灰岩和角砾岩,厚度200.0m~260.0m。3、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K1d)根据其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和含煤情况,本组地层可分为:下部含煤岩段、中部含煤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