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院黄洁莉第十一章流动资产管理第一节现金管理现金是一种无法产生盈余的流动资产,故现金管理的目标在于将现金余额降低到足以维持公司营运的最低水平因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少导致的现金短缺对企业的影响:产生短缺现金成本丧失购买机会(甚至出现停工损失)造成信用损失(甚至大得无法计量)得不到现金折扣好处现金置存过多对企业的影响:可充分满足以上四种需求,但收益较低,并要承担管理成本,如果是借入资金还将发生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因此,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五、现金预算六、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1.含义以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方法2.现金总成本的内容:P388持有成本:指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有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管理成本:是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多少无关短缺成本:指因现金持有量不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与现金持有量成反向变动。持有量大,短缺成本小成本(二)现金周转期模式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年均存货额/日销售额应收账款周转期=年均应收账款额/日销售额应付账款周转期=年均应付账款额/日购货额最佳现金持有量=日平均现金需要量×现金周转期原理:根据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方法。在此模式下,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成本是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不考虑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持有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正向变动,而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向变动关系,能使两者之和最小的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在以上假定条件下,现金余额的相关成本是持有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两者成反向变化,两者之和最小的现金余额为最佳现金余额对转换成本的说明现金持有量的确定1.完善现金收支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清理严格库存现金的开支范围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2.加速收款(加强对现金收入的管理)3.控制现金支出使用现金浮游量利用商业信用,控制付款时间改进工资支付方式第二节应收账款管理(此处指因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一)功能(作用)促进销售、扩大盈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存货、降低存货成本所以,应收账款也可视作企业的一种短期投资(二)应收账款的成本(二)应收账款的成本四、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五、信用政策1.信用标准1.信用标准(4)信用分析——信用评分法2.信用条件现金折扣含义:是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所享受的价款上的减免,是企业加快收款速度的手段折扣期限:是客户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表达方式:用“2/x,n/y”表示现金折扣政策的决策折扣所带来的收益:信用成本的节约,以及受折扣吸引而增加的销售额和收益所增加的成本:支付客户的现金折扣3.收账政策六、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①变动成本总额;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③应收账款机会成本;④坏账成本;⑤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计算以下指标: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100%=60%(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360)×52=780(万元)③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80×60%×8%=37.44(万元)④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⑤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