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学教学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大学教学论.doc

2011年大学教学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教学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大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大学教学论是由高等教育学与教学论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发展渊源来说,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论学科新近开辟的研究领域。2、大学教学应当培育民主观念:杜威把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社会与大学教学的民主精神联系起来,既看到了民主社会对于促进于大学教学的民主精神的保障作用,也看到了大学教学通过对青年一代民主价值的培育而产生的对民主社会建设的持续推动作用。3、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永恒主义以古希腊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高呼“回到古希腊去”、“回到柏拉图去”,力图恢复传统教育,却“曲高和寡”,最终遭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并很快被新的教育流派所淹没。4、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永恒理性:在此基础上,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本性,把人塑造成为,并且人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5、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主张: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评价。人本主义的教育者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6、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基、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7、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的启示:和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同,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质疑、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8、隐性课程: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9、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10、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是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并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课程。11、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仅仅面向某一学院或某一系科、专业开设。选修教育课程实行完全的自由选修,既没有选择领域的限制,也没有学分数的限制。12、大学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13、教材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方式:1)教材内容的组织方法。逻辑式组织与心理式组织。2)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直线式排列与螺旋式排列。14、教学方法设计: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手段条件因素,设计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及其组合。15、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16、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和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意在普及教育,实现“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想,我们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186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学制的逐步的确立,班级授课制随即在全国推广。17、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是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的、方便教学活动而采用的工具、设备及其系统。传统教学手段是指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媒体的总和。其基本的特点是对自然物的直接利用,一般以黑板和粉笔为经典标志。18、现代教学手段:是指基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具有其特征的教学手段,它主要体现为以多媒体为外显标志的教学手段。简言之,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手段。这里所谈的整合,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19、整合中的问题:1)高效整合意味着教师的更多付出;2)整合的适切性问题;3)时刻关注师生情感与互动交流;4)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20、案例教学是:“教育学的方法与教学案例的联合应用。”按照舒尔曼的观点,案例方法不同于个案研究,“案例方法是教育学的一种形式,而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一种形式。”21、研究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2、大学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教学在学生活动方面属于实践活动,但从整个教学目的看,仍然属于认识活动范畴。23、主体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环节都是在主动和独立地活动,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组织、引导和帮助,这一点与理论教学明显不同。24、开放性:与理论教学相比,大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