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标分析教.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标分析教.ppt

高中新课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课标分析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结构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共3章11节。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等多个灾种)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本章节是基础知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集中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别就我国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分析其致灾特点和成灾概况,灾害多发区及其成因。(本章节采用多个实例,侧重理性的分析和方法的培养)第三章:《防灾与减灾》介绍了工程防御与非工程防御措施,政府和社会的救援与救助,个人在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自然国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自然灾害的忧患与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该模块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内部知识联系紧密,先概述《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分类、特点与分布,然后重点围绕我国典型的自然灾害具体展开,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自然灾害与防治》是对地理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4)例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2)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例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3)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4)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三: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学建议1.“引用各种资料”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2.“用图片与影视资料”讲解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采用典型的案例引导分析课堂探究:(1)地震可能造成哪些方面损失?如何让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2)地震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第二章教学要求:讲清,讲透各种自然灾害类型的形成机制、特点及危害,在讲解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时,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灾种入手,通过灾害现象来分析灾害形成机制;进而分析孕育该灾害的圈层,通过分析孕灾环境,联系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等基本知识,说明各圈层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再讲解该圈层的其他自然灾种。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于各种灾害的熟悉程度不一,要考虑地方特色,选取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灾害为切入点。1.运用地图(教材图2.6)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让学生分析归纳六大灾害带的主要灾害)课堂活动:你生活的区域都有哪些自然灾害?2.运用图片简述地质与地貌灾害产生的机制与发生的过程课堂思考题1.你生活的区域是否有某些工程的建设不当导致滑坡与泥石流的发生?2.如何让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1.陡坡2.暴雨下渗成为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所致3.结合“我国的旱灾频次分布图”与“我国洪水频次分布图”5.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原因分析:首先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该流域灾害多发、损失巨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链发性、群聚性等特征。在分析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成因的基本理论,再由学生自己分析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华北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从而了解我国的灾害地域差异。(见下表)加强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建议三:采用案例教学另外,教师还可选择本乡本土的案例辅助说明,因为采用适时性、实用性、真实性、针对性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建议: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针对某次台风的到来,进行有关台风灾害的有效教学,而山区的学校可以针对暴雨导致的洪涝、或滑坡灾害进行有效教学。四:高考试题分析:(09年福建文综卷)地理选做题第二题1.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7分)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读图能力。第一小题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学生比较容易回答,因为地质灾害具有关联性;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图中很明显的地理事物是河流(极重灾区的分布与河流的分布一致),况且很多的河流就是沿断层发育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