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导学要点突破2.气象灾害比较3.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分类4.列表比较滑坡与泥石流5.主要的自然灾害带案例剖析【案例】1.2010年7月17日,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19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由于持续高温也暴发泥石流。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两地的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何异同?(2)有人说,云南小河镇“小河大灾”,泥石流的成因“三分天作,七分人为”,人为原因是什么?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从云南、新疆两地来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但来水的原因不同,云南是暴雨所致,而新疆则要注意题干中“持续高温”这一信息,应该是大量的冰雪融化来水。云南小河镇“小河大灾”,说明人为地原因导致河流下泄不畅,河道淤积严重。答案:(1)相同点:地势陡峻,植被较少,地面松散固体物质丰富;不同点:云南是连续性降水,易发泥石流,新疆是大量的冰雪融化导致来水突然增多所致。(2)植被破坏,山坡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地面松散物质多,河道防洪能力偏低,河道淤积严重。知识拓展:地震和滑坡的关联性1.孟加拉国水灾严重,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孟加拉国主要属于哪类地形?这种地形对水灾的形成有什么影响?(2)孟加拉国的气候属于哪种类型?当西南季风势力强大时,对孟加拉国的环境会有什么影响?(3)流经孟加拉国的最大河流是哪一条?对形成水灾有什么影响?(4)有人说,孟加拉国水灾与海潮有一定关系。你认为有道理吗?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加剧地表积水产生洪涝。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因此其势力强大会产生持续性降水。同时孟加拉国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大河支流汇合带来大量洪水。孟加拉国南部流域地处热带,易产生飓风,且海湾口大内小,海潮进入沿岸,易使海水水位上升,从而降低河流入海速度,降低河道泄洪速度。答案:(1)平原。地势十分低平,排水不畅,加剧了受灾程度。(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雨量多,洪涝灾害严重。(3)恒河。各干支流在此汇集,易形成水灾。(4)有道理。海潮出现时,会顶托河水,使河水下泄不畅,使洪水水位上升。基础导学要点突破1.自然灾害地域差异2.图解中国地震灾害3.三种洪水类型的分布、类型及原因4.造成长江水灾的原因如下表所示:5.我国气象灾害发生时间上的季节性和空间上的地域性,归纳如下:6.有害生物的分布与危害案例剖析【案例】2.今年云南及周边地区大旱。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民族多、分布广。随着木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按树和其他一些速生树种取代云贵高原亚热带山地的天然林和高原植被。(1)读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地区今年形成干旱的原因。(2)除旱灾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解析:(1)要注意从两方面回答,自然原因(地形、气候、植被、水文),人文原因(主要指水利设施)。(2)此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也多发。答案:(1)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不稳定,今年西南气流偏弱、水汽输送少造成降水偏少;纬度低,气温偏高,蒸发旺;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难以存留;植被破坏,原有树种被取代,涵蓄水源作用减弱。水利工程建设不当或老化,生活、生产用水量多。(2)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知识拓展: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是一个地理综合体,有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特点、水文特点、土壤植被特点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等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本考点所指的“自然灾害多发区”中,人类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要素。因而要结合自然灾害多发区中的具体自然灾害,说明人类活动如何诱发、助长、促成、加重自然灾害和人类防灾减灾活动的一些举措。在自然灾害多发区中,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发生着演变,这些演变必然对自然灾害发生影响。充分运用地图、图表、图像、数据和文字资料,采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循着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致灾或减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综合分析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2010年7月26日国家防总汛情报道:长江防总日前在评估今年以来长江流域的防汛形势时称,今年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有些地段的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