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外科休克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培训课件.ppt

外科休克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科休克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定义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机体维持足够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1)充足的血容量2)有效的心排出量3)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休克的分类休克的分类休克的分类病理生理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功能: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微循环的组成直捷通路(一)微循环变化休克早期休克早期微循环血量进入毛细血管的血量组织灌流不足,氧和养份不能带进组织组织代谢紊乱乏氧代谢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等)增多、堆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失去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能力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后小静脉仍收缩(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管网内毛细血管网内的静水压水分、小分子血浆蛋白渗至血管外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组织缺氧刺激毛细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毛细血管容积血液淤滞回心血量心排出量血压下降重要器官供血休克抑制期休克期休克期表现休克晚期休克晚期(二)代谢变化(三)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临床表现(二)皮肤和粘膜苍白、潮湿,末梢血管充盈不良,肢端发凉;严重时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厥冷,周围静脉收缩,凹陷,重者硬如索状。(三)血压变化:休克早期,可能有短暂的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因而脉压差小(2.7Kpa以下)。失代偿期,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血压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血压下降做为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四)脉搏细弱而快:由于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下降,心脏代偿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流。以后心肌缺氧、收缩乏力,致脉搏无力细如线状,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周边动脉摸不清。(五)呼吸快而深:是缺氧和酸中毒的代偿表现。早期尚可有呼吸性碱中毒。晚期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经吸氧不能改善,应考虑并发ARDS。(六)尿量减少:早期尿量减少为肾前性,反映血容量不足、肾血液灌流不良;后期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还可能是肾实质性损害的结果。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一)、一般紧急措施: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保持安静,通常不用镇静剂。急救:动脉—指压法、止血带止血法局部—压迫伤口、抬高受伤部位休克裤:在腹部与腿部加压,使血液回流入心脏,改善组织灌流,同时可能控制腹部和下肢出血。休克纠正后,由腹部开始缓慢放气,每15S测量血压一次,若血压下降超过5mmHg应停止放气,重新注气。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阻断血液的来源。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35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方法是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后面,用拇指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37下肢出血:大小腿出血可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动脉搏动处,用手掌或拳向下方的股动脉压迫。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和跟骨之间的足背皱纹中点。加垫屈肢止血法:在上肢、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包扎止血法: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止血带止血法:作为现场救护四肢大出血的最后一种方法。这首先是因为绝大多数四肢出血都可以前述的两种方法止住,其次是因为止血带止血法必须正确操作,否则,不是根本止不住血,就是可能使伤肢遭受严重的损害。使用止血带应注意: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小时,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一次,时间为1分钟。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记录并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医院,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时间和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早期吸氧,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减轻组织缺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采取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其他:注意保暖,但不加温,以免皮肤血管扩张而影响生命器官的血液量和增加氧的消耗,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休克,甚至造成死亡。(二)补充血容量(三)积极处理原发病(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