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注射液.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氯化钠注射液.ppt

氯化钠注射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提要高危药品的概念高危药品的特点高危药品政策高危药品政策高危药品政策高危药品政策高危药品政策高危药品目录2008年美国最新修订的19类高危药品目录美国ISMP公布的前13位高危药物及过量表现高危药品目录编号编号编号高危药品分级管理A级高危药品管理-1A级高危药品管理-2住院患者A类高危药品专用袋B级高危药品管理C级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差错案例日籍男性,76岁,因冠脉疾病入院,患者主诉劳力性心痛和心悸一周,糖尿病。入院后反复室性心律失常,临时医嘱50mg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护士给病人注射完毕后,病人立即出现强直性阵挛性的心律,随即心肺骤停。立即行复苏术,15min后患者恢复了脉搏和自主呼吸。但病人在第8天死亡。医院调查发现:该病人被错误的用了5ml*10%的利多卡因(500mg)而不是2.5ml2%的利多卡因。剂量增加了10倍。尸检结果病人死于缺氧性脑病,与利多卡因过量有关。错误分析:医院有两种规格的利多卡因,2%*5ml和10%*10ml,见图1。前者主要用于静脉注射,后者用于点滴,瓶子外观比较相似,当时病人由于糖尿病住在内分泌病区,而该病区的护士不熟悉心血管用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护士用药时缺乏核对。43岁女性,因病毒性胃肠炎引起发热,急诊时给与异丙嗪注射液静注。注射过程中,患者感到注射的手臂(左上肢)灼痛、发热。停止注射后手臂出现红斑。原来由于急诊医护人员的操作问题将异丙嗪注射进了患者的左臂肱动脉。5天后患者发现左上肢胳膊和手指变紫、起泡再次来急诊。检查发现桡动脉搏动正常,处方止痛药后让患者回家。患者的左手5个手指逐渐变黑,萎缩,经导管插入检查发现左上肢局部缺血是由于化学刺激物引起的动脉血管痉挛或栓塞。经行抗凝治疗。42天后,患者5个手指均坏死被截肢,病理显示为凝固性坏死。分析:异丙嗪为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抗过敏、镇静、晕动病恶心、呕吐等,该药含有苯酚,pH4-5.5。说明书推荐给药途径是肌内注射,在特殊紧急情况下也可缓慢静注(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途径)并建议:浓度不要超过2.5mg/ml;给药速度不要超过2.5mg/min;确保静脉管路通畅;如患者报告有烧伤感,立即停止注射。Case4两性霉素B过量[8]Case5乙酰唑胺球后注射[9]安全用药措施安全用药措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