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肺泡(一)肺泡的结构量多,约3亿,面积大,约50——100平方米肺泡及其结构特点: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1)Ⅰ型上皮细胞:为鳞状扁平上皮细胞,相互联结成薄膜状,是肺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2)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近似球形,但所占面积区域较小,分散在Ⅰ型肺泡之间,具有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肺泡隔:(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内表面有一层液体,形成一个液体-空气界面,会产生回缩倾向,称肺的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有利于肺的扩张2、维持肺泡容积相对稳定3、防止体液在肺泡积聚,防止肺水肿缺乏:导致吸气阻力增大、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不张、肺水肿第二节、肺通气呼吸运动过程:平和吸气——膈肌、肋间外肌收缩——膈肌穹隆下降;肋骨、胸骨向上、向外抬起——胸廓上下、前后径扩大——肺被动牵拉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2—3mmHg——吸气(到等于外界大气压)——吸气停止*平和呼气——膈肌、肋间外肌舒张——膈肌穹隆回升;肋骨胸骨下降——胸廓缩小——肺弹性回缩——肺容积减小——肺内压升高——高于外界大气压2—3mmHg——呼气(到等于外界大气压)——呼气停止(二)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三)胸膜腔内压1胸膜与胸膜腔胸膜:是浆膜,可分泌滑液;分为脏层、壁层胸膜腔:是胸膜脏层与壁层构成一个潜在的腔肺由于被胸膜脏层牵拉,处于被动扩张状态。同时产生了弹性回缩力。2胸膜内压(胸内压):是负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肺结构中弹性成分的回缩力1/3、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2/3)胸内负压的意义:保持肺泡的扩张状态而不萎陷;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和淋巴液回流。二、肺通气的阻力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一)肺容积:不同状态下肺所能容纳的气体总量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约400—600ml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作最大吸气动作所能(吸气贮备)吸入的气量,约1500—2000ml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作最大呼气动作所能(呼气贮备)呼出的气量,约900—1200ml残气量——最大呼气末残留在肺内的气量,约1000—1500ml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过去也称为时间肺活量(timedvitalcapacity,TVC)指的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用力呼气量: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尽力呼气,头三秒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一项较理想的指标4、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三)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1、每分通气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深度进行的呼吸所得到的每分通气量是评价个体最大运动量或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最大限度的指标通气贮量百分比=93%2、肺泡通气量——单位时间内进出肺泡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从通气的效率看,深慢的呼吸较快浅的呼吸效率高。肺泡气更新率=肺泡通气量/(机能余气量+肺泡通气量)复习以下概念及内容:1、呼吸2、肺的顺应性3、肺活量4、通气/血流比值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6、肺内压与胸膜内压7、肺通气量第三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通气量/每分血流量=V/Q=4.2/5=0.841、比值适宜,混合静脉血通过肺毛细血管时能够全部成为动脉血。2、比值增大说明有部分肺泡气不能与血液中气体充分交换。如肺血管栓塞3、比值减小说明部分血液未能得到与肺泡气进行充分气体交换的机会。如支气管痉挛第四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氧分压与Hb氧饱和度关系曲线上段:氧分压变化较大,但氧饱和度变化很小曲线中下段:氧分压略有降低,既可促使较多的氧解离出来,使氧饱和度迅速下降。2、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O2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释放氢离子。HbNH2+CO2→HbNHCOOH→HbNHCOO-+H+这一过程无需酶的参与,只需去氧血红蛋白即可。(三)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四)O2与Hb的结合对CO2运输的影响霍尔登效应:O2与Hb的结合可促使CO2的释放,去氧Hb则易与CO2结合O2和CO2的运输是相互影响的第五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中枢的调节:1、自动节律性调节(低位脑干)2、随意调节(大脑皮层)一、各级中枢及其相互关系:(一)脑干各级呼吸中枢:三级呼吸中枢理论延髓:基本呼吸中枢,能发动并维持较有规律的呼吸运动。脑桥:长吸中枢,会产生吸气,不能向呼气转移。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周期性地抑制长吸中枢,使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