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字导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木叶”》字导学案.doc

《说“木叶”》字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必修五导学案《说“木叶”》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课题:《说“木叶”》编号:编写人:李丹审核人:审批人:时间:2013.5.7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得出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收获。2、生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生生展示点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学习难点】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划出重点、难点知识,并掌握文章主要内容。2.规范完成学案,用双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成果,准备展示,点评。【知识链接】走进作者林庚:福建福州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研究家。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例如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例如2.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燕: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课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整体感知)(独学完成,并用红笔写出你的疑惑,A级同学用四字短语概括,B、C级同学能够用简短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诵读课文,思考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我的疑惑:【课堂交流展示】(审问慎思·合作探究)(B、C级同学可以只完成第一个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从课文看,“木叶”与“树叶”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升华主题)(B、C级同学可以只阐述一个)诗歌语言有暗示性,生活中很多东西也具有一定的暗示性,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还有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我在网上找了几种花,你们会选哪种送给最亲爱的母亲呢?(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君子兰)【课堂总结】学科班长结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总结【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