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台阶》教学设计设计简说:《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本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透视那个特殊年代中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叙述了“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将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了一位勤劳、很谦卑、要强的农村父亲形象,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启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同情心。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内涵。2、品读重点句段,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3、培养学生理解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以及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激情演讲,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刘和刚的《父亲》,营造气氛。)演讲词(配舒缓的钢琴背景音乐):同学们,当我们聆听完歌曲《父亲》后,你一定和老师一样思绪万千。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或许没有创造出令人羡慕的事业,或许没有给你买上几套像样的名牌服装,或许没有给你创造出优越的生活环境。朋友,不要懊恼,不要忧伤。想想,当你跌倒时,是父亲把你扶起;当你遇到困难时,是父亲给你鼓励和帮助。父亲额头的皱纹越来越多了,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多了,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了,他无怨无悔,用一生的心血呵护着自己的孩子,阐释着生命的价值,所以我要大声地说:“父亲,你是伟大的!我永远爱你!”那么。你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李森祥写的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二、预习交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请学生说说文中容易写错或者容易读错的字词,并指出需注意的地方。2、请学生简介作者。3、统领全文的是那句话?4、复述故事情节。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三、速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父亲为什么老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2、父亲为修建新屋做了哪些事情?3、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四、赏读课文,品析细节,读懂人物1、小说主要为了表现父亲,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对人物性格的塑造。)2、父亲虽然辛苦了大半辈子,却一直梦想着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你是否读懂了他的感情?李森祥是一位非常善于抓住细节的作家,本文也是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细节去表现父亲的性格和感情。教师范例:通过文中第()自然段中写“……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细节,我读懂了父亲的辛苦。3、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去赏读课文段落,用圈点标注法分析语段,用心品味其中的细节,看一看你能从这些细节中读懂父亲的什么?要求按照下面的格式说说:通过文中第()自然段中写“”的细节,我读懂了父亲的。好,告诉大家,你从哪一个细节中,读懂了父亲的什么?那么你能不能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再来朗读一遍这一细节?4、读懂了这些细节,我们便读懂了父亲。父亲向往一栋带高台阶的新屋,并付出很多,究竟是为了追求什么?父亲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虽然他很谦卑,但也很要强。台阶高了就意味着地位高,然而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即使台阶高了,地位又能高到哪里去呢?他只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也就是对自己尊严的追求。理解到这一点,我们便读懂了父亲精神的核心,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所在。五、体验感悟,拓展迁移1、播放韩红MTV《天亮了》。(《天亮了》背后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