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体字的基本笔画特征及其笔形构成【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宋体字的基本笔画特征及其笔形构成【完整版】.doc

老宋体字的基本笔画特征及其笔形构成【完整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宋体字的基本笔画特征及其笔形构成【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老宋体字的根本笔画特征及其笔形构成两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老宋体字的笔画特征,掌握其根本笔画的书写规律教学重点:宋体字根本笔画的构成教学难点:对笔画形状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教学准备:1.熟悉宋体字的字型、绘制范图、备好圆规、直尺、三角板、彩色粉笔2.上堂课内容回忆:①.美术字的概念②.美术字的分类:宋体、仿宋体、黑体、圆体、综艺体教学过程老宋体字的产生老宋体字源于书法的楷书老宋体字的笔画与楷书笔画很相似老宋体字是对楷书笔画的标准、统一、装饰、加工老宋体字始创于宋代,标准、盛行于明代老宋体字是从北宋刻书体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当时官府的衙牌、灯笼、告示及祠堂里的神主牌位等多采用次字体。由于宋体字方正、匀称,后来人们把它刻成书,版印成书藉,成为一种很标准的印刷体。到了明代,又从宋体演变为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印刷体,称为“明体〞。因为这种字体体形庄严、便于雕刻、阅读醒目,遂成为十六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字体。由于宋体字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故对它不称“明体〞而仍称“宋体〞,俗称“老宋体〞美术字的产生与开展同印刷术的应用与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宋体字的笔画特征顺口溜:点如垂露撇似刀,钩似鹅头捺如扫,口字上下多一段,横尾有山弯带角。横细竖粗,横画的右端及横竖转角处有装饰角,点、撇、捺、挑、钩的最宽处与竖宽相当。老宋体字的笔画构成点画由三条圆弧组成,尖头圆尾,形似水滴,最宽处与竖宽相当,且处于形体底部,却不可中间宽,两头窄。横画与字格上下边平行,左端由三条圆弧构成,略宽于横画中间局部,收笔尾端有一装饰角高与竖宽相当。3.竖画竖宽与格宽之比约为1/7—1/9,垂直起笔,顶边向右下倾斜并留一小顿角,底边向左下倾斜并略带弧度。4.撇画起笔处与竖画相同,中下部由两条弧线构成,平撇底边根本上是水平的,右边是倾斜的直线,不留角,上边线呈向左倾斜的慢弧。5.捺画三条边线全为弧线,起笔处是两条弧线的相交点,呈尖状,最宽处与竖宽相当。6.竖钩竖宽的中心为圆心画圆。钩的上边线与圆的上部相切,底边略向左下倾斜。7.三点水上两点与点划的写法相同,下点实际上是一个挑点,起笔在下,收笔在上。8.右弯钩起笔及上半局部与竖画相同,下半局部向右弯收笔呈回钩。9.左弯钩起笔呈尖形,所有笔画均为弧线构成10.回钩即宝盖,右边的顿钩外形由五条边线组成,其中三条直线,两条弧线,回钩的顶点与宝盖左边圆点的尖保持水平11.横折弯钩也称包钩,以横画开始,然后转为竖画,接下来向左略弯钩,最后向左回钩,折弯钩与竖钩不同,竖钩的上边与竖呈90度转角,而折弯钩的上下两边均与圆弧相接。12.竖弯钩起笔与竖画相同,底部向右弯钩,再向右伸展〔此段宽度与竖宽度相当〕,然后向上挑。13.提画起笔处下方有装饰角,下边线略向外弧,不同部位的提画倾斜度有差异。作业练习内容:将所有的根本笔画各写一遍规格:两张4开纸,具体大小自行安排要求:标准、工整、精细小结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