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I0),产生核磁矩:核磁共振原理(续)核磁共振条件磁铁:提供外磁场探头:核磁心脏部件,包括扫描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等射频振荡器:线圈垂直于外磁场,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信号。60MHz或100MHz。射频信号接受器(检测器):当质子的进动频率与辐射频率相匹配时,发生能级跃迁,吸收能量,在感应线圈中产生毫伏级信号。样品管:外径5mm的玻璃管,置于探头中心,测量过程中旋转,磁场作用均匀。核磁共振波谱仪(续)傅立叶变换NMR谱仪FID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即可获得频域上的波谱图即常见的NMR波普图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满足共振条件:=H0/(2)产生单一的吸收峰;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磁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H=(1-)H0:屏蔽常数。越大,屏蔽效应越大。=[/(2)](1-)H0由于屏蔽作用的存在,氢核产生共振需要更大的外磁场强度(相对于裸露的氢核),来抵消屏蔽影响。化学位移(续)位移的标准:没有完全裸露的氢核,没有绝对的标准。相对标准:四甲基硅烷Si(CH3)4(TMS)(内标)位移常数TMS=0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谱图中的结构信息核磁共振技术的特点:可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迅速、准确、分辨率高;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续)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