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精选15篇)《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达、追、途”和“赶、起、越”这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词句。4、初步积累宋词5、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过程与方法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和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及教师指导的正确方法进行突破。难点: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突破方法: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同时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书写汉字,并能分辨形体特征。2、能按要求填词写句。3、初步积累宋词。一、激情导入二、走进“写字板”三、走进“我能填”、“我能写”四、走进“读读背背”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为绿色校园献计策”的语文活动。一、激情导入二、活动要求1、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小组。2、以建议书或绿化图的形式来展示活动。3、建议收和绿化图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三、活动过程四、活动须知五、课堂小结《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借助拼音学习四个成语,让学生初步了解成语。2、借助拼音读背短文,进一步认识比喻句。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重点难点:1、熟练地运用拼音学习生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2、培养查资料的习惯,学习简单查资料的方法。突破方法:引导,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余收集各国风景图片教学过程:(一)万花筒1、送贝壳回家。1)出示成语:流不息汪大海赞不口情不自2)生自由拼读,同桌互查。3)借助字典了解小贝壳的名字,送小贝壳回家。4)生汇报学习情况,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2、老师领读成语。3、老师简介成语知识。(二)百宝箱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荷塘美景。2、生就课件谈感受。启发想象(雨点,珍珠,水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比喻句)3、指名读,生评论,师指导带着情感去读。4、师范读。5、生听录音。6、读背。(三)大舞台1、出示云朵上的对话,生自读。2、了解话的内容。3、老师小结、1)课件展示资料,介绍资料2)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教学延伸:课外收集,准备合作办墙报、《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篇3一.教学要求:1.用查字典的方法读多音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春联,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通过活动,学用多种方法书写,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二.重点难点:1.养成利用字典学生字的良好习惯。2.熟练使用常用的书写工具。三.教学准备:纸卡片收集的部分对联四.教学过程:(一)万花筒1.生抽卡片,读词。快乐音乐子弹弹琴假山放假躲藏宝藏2.师生纠正读错的字。3.借助字典给卡片上的多音字注音。4.读词,记多音字。(二)百宝箱。1.生借助拼音读春联。2.引导学生认识春联。3.读,背春联。1)自由读,师巡回倾听。2)同桌互读。3)同桌对对子背诵。4)师生对对联:师:大地春光好生:农村气象新5)男女生对对联。4.读读下面的对子: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稍微难一点的.有: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三.大舞台1.出示图:小朋友在用什么写字?(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2.你平时用过什么笔写字?3.你感觉用什么写字好?4.生在白纸上写字。5.学生互相欣赏写的字,互相交流写字的体会。《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要求1、练习想象说话,表达自己独特想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2、借助拼音读背古诗,培养语感,积累语言。3、通过调查,了解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从小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