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编辑原创范文.docx
上传人:秀美****甜v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编辑原创范文.docx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_29.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设计思路:孩子们对秋天的虫子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带有颜色的瓢虫,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孩子平时的绘画中发现,幼儿涂色不均匀,力度不够,而且同种色深浅对比涂色的经验缺乏,因此开展了本次活动《七星瓢虫》。力图提高与丰富这方面的技能与经验。提高孩子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活动目标:1、了解瓢虫特征,体验秋天之美。2、区分同种深浅,尝试对比配色。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范例,绘画纸。活动过程:一、欣赏与讨论这是什么虫?数数它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儿?小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二、分辨深浅色1、瓢虫生活在哪儿?怎样让叶子和瓢虫的颜色丰富点呢?2、引导幼儿找出颜色深浅的蜡笔(红色和绿色蜡笔)。三、幼儿创作1、瓢虫的造型幼儿能否表现出黑点数量、腿的方向以及对称。2、能否注意画面的深浅配合。四、引导评价哪些地方深浅配合比较好?活动延伸瓢虫是不是都是益虫?活动建议: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创作:在背景添画上,不要注重强调深浅配合,而更应该引发幼儿想象瓢虫生活的环境,添画些叶子和草地等等,这样作品更丰富,更美观。活动反思: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活动无论是欣赏讨论或者是示范讲解,都凸现了瓢虫特征,什么地方是红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以及有几个大小的圆点等。因此从作品中看,幼儿想象力丰富效果不错。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学准备: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②了解风筝的种类:平面、立体、串式。③练习分类。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三、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四、活动总结教学反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xx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3教学目标: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教学准备: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