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反应教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doc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宁夏海原西安中学张本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并强化安全意识。2、通过小组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的重要性。2、通过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严谨实验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石蕊溶液。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环境。教学方法实验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指导阅读法。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境【一】设置情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1)吃面条时放点醋味道会更好。(2)如何证明造纸厂的废水显碱性?(3)如何证明硫酸厂的废水显酸性?应如何使废水呈中性?观察回答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用熟石灰处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导入新课【一】引出课题: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提出疑问】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演示实验】向新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有什么现象?【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踊跃发言并说出猜想的依据。可能存在两种观点:没有反应;二者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提问】1、你们倾向于哪种观点?2、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无现象。学生思考判断【学生设计方案】方案1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方案2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方案3稀盐酸+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方案4稀盐酸+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运用实验,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形成概念【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合作探究、推进新课模仿课本实验探究,思考这样设计实验探究的原理。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再取少量所得溶液蒸发,观察现象(或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再取少量所得溶液蒸发,观察现象)问题讨论、释疑解难【思考问题】=1\*GB3\*MERGEFORMAT①滴加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GB3\*MERGEFORMAT②为什么在操作中必须逐滴加入稀盐酸?=3\*GB3\*MERGEFORMAT③溶液变为无色时可能存在的情况?抓住特征、形成概念总结:实验证明,酸碱之间能够发生反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水。还生成另一种产物,该产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中和反应的通式:酸+碱===盐+水【提问】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讨论交流,选择最佳实验方案,说出其他方案的不足之处【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出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是最佳方案【讨论并回答】1、起指示作用。因为与反应无明显的现象发生,根据酚酞溶液由红色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H2OCa(OH)2+2HCl===CaCl2+2H2O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通过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择最佳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会反思质疑顺利形成概念。设计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分析讨论交流【三】直观模拟、深化概念微观模拟、揭示本质播放视频: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角度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辨析概念、深化理解观察思考、联系实际、应用概念=1\*GB3\*MERGEFORMAT①改良土壤的酸碱性;=2\*GB3\*MERGEFORMAT②处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3\*GB3\*MERGEFORMAT③用于医药。例如:治疗胃酸过多=4\*GB3\*MERGEFORMAT④如何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分组讨论,选择实验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相互交流。NaOHHClNa+OH-H+Cl-H2O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改良酸性土壤Ca(OH)2+H2SO4==Ca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