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生产操作工艺指导书目录第一部分生产部生产管理制度班前会管理制度生产操作记录管理规范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生产质量工艺管理制度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第二部分生产部各车间岗位操作、工艺规范(一)制箱车间岗位操作、工艺规范(二)制塞车间岗位操作、工艺规范(三)制盖车间岗位操作、工艺规范(四)制瓶车间岗位操作、工艺规范第三部分生产管理体系附表(一)班前会(二)生产计划确认表(三)生产日、周、月报表(四)生产部人员定岗定编统计表(五)生产部现场管理情况记录表格(六)生产部质量管理情况记录表格(七)生产部安全管理情况记录表格(八)生产部设备管理情况记录表格第一部分生产部生产管理制度(一)班前会管理制度目的:1、班前会制度是生产管理的基础部分,班前会召开的目的是将班前会作为“载体”及时将公司管理思路、方向及生产动态传递给一线员工。2、传达生产部阶段性要求的工作及安排3、通报车间出现的问题及工作安排范围:适用于公司各车间。内容:会议时间:8:50-9:00会议地点:车间会议主持:车间主任或班长会议记录:车间主任或班长参加人员:各车间全体人员会议内容:(1)点名(2)通报公司层面或生产部层面的安排(3)质产本安人状况通报:上班台时、产量、质量、作业率、停机时间以及存在的问题。安排当班生产(含台时、产量、质量、作业率、安全以及注意的问题)。(4)阶段性传达的上级安排或通知会议要求:(1)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手机响或接手机考核5元∕次。(2)迟到或未到考核5元∕次,每月超过3次者,扣除当月全勤奖,开会未签字者者考核5元∕次。(3)车间主任主持班前会每周不少于4次。(4)班前会主持执行原则上由车间主任执行,另重大工作项目传达由车间主任执行,不得由班长代执行备注:由车间主任汇总,次月1日上报生产部确认,在当月绩效评分中体现。(二)生产操作记录管理规范目的:为了规范车间基础管理,加强对各工序生产过程控制,使之起到监控、追溯质量全过程的作用。并协助生产管理人员对产过程、设备、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分析。范围:生产部所有生产操作记录管理执行标准:按各车间操作记录标准执行。检查标准:1、按各车间各工序操作记录点进行检查核实。2、车间主任每天巡检次数不低于1次,并有相关记录、整改措施及奖惩。3、生产部每月对车间主任巡检记录检查核实4次,并有每月不低于2次的记录检查,相关检查结果汇总月现场检查表。考核标准:1、各车间各工序认知率100%,85%(含85%)以上人员记录填写合格,不予考核,低于85%(不含85%),则按对应点进行考核。2、未按要求填写、虚假记录每处考核填写人10元。车间各工序生产记录达到10处不符合要求的给予车间主任20元处罚,达到15处及以上的给予车间主任50元处罚。全月各工序按要求100%填写的并打达到合格要求的给予车间主任50元奖励。执行时间:本制度自下发之日执行(三)生产操作记录具体管理制度第1条生产操作记录包括:岗位操作记录(详见生产各工序岗位操作记录样表)、清场记录、不合格品消毁等与生产相关的记录。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所有生产操作记录管理。第3条生产操作记录的保管、发放和领取(一)生产操作记录印刷好后,应由供应部专人负责按“低耗品”控制标准分类保管和发放。(二)各生产车间领取生产操作记录后,由车间统一要求和管理。第3条生产操作记录的填写(一)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二)按操作程序及时如实填写,不准提前记录或填回忆录。(三)字迹清晰,数据完整无空格。(四)不准用铅笔填写,不准撕毁。(五)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除备注栏外,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时要用“—”表示。(六)下格与上格相同,右格与左格相同时应重新抄写,不准填“同上”、“同左”或“”“”表示。(七)物料名称应写专业名称,不得简写。(八)操作人、复核人写全姓名,不准简写姓或名。(九)填写日期一律记录格式要求横写,并不得简写。(十)填写差错需要更改时,应先用一横线划去原来的字样后在旁边重写并由更改人签字,并标明时间,不得用刀或橡皮改正。(十一)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第7条生产操作记录的回收、复核、汇总、审核和保管(一)填好后的生产操作记录,当月生产完后由车间主任统一收回审核。(二)审核的主要内容:(三)生产部月底将车间审核后的生产操作记录统一装订成册并审核、分析,于次月5日前交质保部存档。作为以后质量追踪核查的依据。(四)生产操作记录应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三年为限;超过保存期的生产操作记录可按规定予以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