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201010.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201010.doc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20101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新课程的根本目标即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的教学主阵地就是课堂,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教育细节不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努力加以改进。按照市区政府关于“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目标要求,积极响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学校特色品牌”为主题的行动研究活动,就“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迈出了学校内涵式发展之路的第一步。一、影响课堂“实效”的问题(归因分析)1、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解读出现偏颇。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实效性”在教学实际中解读为“有效果”,从而大量地采用“地毯式轰炸”、“高密度教学”,使得学生接受大容量、高密度知识,走进快节奏、重负荷课堂,结果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牺牲了学生的积极情感,破坏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最终走向低效甚至无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已是人所共知。2、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虽然在备课时都写下了三维目标,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忘了教学目标,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混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差别。目的是你要达到的地方,是终极点,目标则是这中间的一个一个的站点。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目标叙写用在哪节课都行,可谓“放之四海皆真理”。3、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一位专家在听课中曾有意识的统计过4位老师课堂提问的情况。一堂课,最多提问11次,重复问题3个,真正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即“必须经过仔细推理得出”)共6个,人均1.5个;“需要通过回忆得到答案”的问题共6个;共提问学生43人次,其中“提问后请自愿回答的人”30人次(却都集中在两三个学生身上),“请不自愿回答的人”13人次。可见思考的力度与广度都不够。老师考虑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会了、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更少关注,不提问,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本生动的课堂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显得冷清。4、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小组交流法3、理论联系实际法三、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与探索1、精心备课,为实效提供动力。一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使学生得到怎样的思想教育,这是教师在每节课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教材目前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挖掘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备课的关键是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教学的重难点等,目标明确后,再思考用什么方法、借助那些手段、设计什么问题、安排怎样的环节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教案设计。在教案中要充分展示出对传授知识的发生、发展,认真研究教学障碍,精心设计各种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加以克服,还要精心设计时间和问题,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课堂的效率,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2、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兴趣,首先得明白课堂任务是什么,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寻找出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3、优化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优化教学方法首先是认真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法,然后博采众长,找到最合适我和我的学生的教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优化教学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解决,可以说教学方法就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大大的提高。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而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调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只有主体化、个性化才能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