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pdf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7个生字,会写“晨、绒”等9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发现“新鲜”1.聚焦“单元导语”。(1)课件出示二年级教材封面(上册)、对应目录、某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三年级教材,说说自己的发现。(2)介绍篇章页:每个单元课文开始前多了一页,这一页叫“篇章页”。2.揭示课题。(1)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2)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什么是“新鲜感”?(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说出自己的思考)(3)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第1课,切实体验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有哪些,它们“新鲜”在哪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三年级开始,教材编排体例与一、二年级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单元导语”的出现。关注篇章页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二、初读课文,感知“新鲜”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2.紧扣“新鲜感”,分类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新鲜”的字词:同学们,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指名回答。课件相机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坪坝绒球花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绚丽多彩孔雀舞摔跤山狸边疆凤尾竹①说说这些词语里,哪几个可以划分为一类,课件分类认读识记。(说说怎么记住这些上色的字)课件出示: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②说说你对这些民族的了解,学生欣赏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③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④分类认读识记。课件出示:坪坝绒球花绚丽多彩孔雀舞摔跤山狸边疆凤尾竹⑤提问并小结: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些词语有新鲜感。(以前没见过)(2)文中还有一些短语肯定也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课件出示:可爱的学校鲜艳的服装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凤尾竹的影子①认认读读,结合短语认识生字,想一想:这些短语的新鲜感表现在哪里?②交流自己的想法。③小结:除去没见过的词语,熟悉的词语进行新的组合,也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的感受。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所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1)学生默读后交流。(2)小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上学路上,上课和下课)【设计意图】三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归类整合后,再进行教学。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一二年级学到的识字方法,灵活识字,多元识字。此环节除随文识字外,着力于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明晰: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是以前没见过的词语,也可以是熟悉的词语因为新的组合,而带来的新鲜感受。三、紧扣“可爱”,品读“新鲜”1.感受校园“可爱”。(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文字能让你发现,作者眼里这所学校的特点?(2)聚焦“可爱”。①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在作者眼里,这所学校的特点是什么?(可爱)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ɑ.我们一般都怎么形容一所学校的?作者用“可爱”形容这所学校,你有什么感受?b.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有这样的新鲜感受呢?我们再细读课文。②默读课文,找找画画,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觉得这所学校“可爱”?(引导学生按文章顺序寻找相关句子做记号)交流:上学路上的风景“可爱”。课件出示句子一。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ɑ.结合偏旁,识记、理解“坪坝”(平坦的场地)。b.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后,图片展示“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进一步感受风景的“可爱”。c.上学的小学生可爱吗?这些小学生有哪些不同?你知道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来把这些不同表现出来的吗?(相机引导用“从……从……从……”“有……有……有……还有……”说句)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2.体会民族团结。虽然孩子们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共同点也不少,而且共同点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可爱”,谁能找到能体现他们共同点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二。课件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