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连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总论项目的背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大连市研究出台了相应的落实方案,明确提出建设新市区组团战略。新市区组团,由工业区、保税区、金州和普兰店湾构成,新市区将成为全市科学发展新的增长。在新的体制管理中,二十里堡街道和亮甲店街道划入大连保税区统一管理,构成大连汽车物流城的主体空间,亮甲店街道摆脱了旧机制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区域建设进入了全新的时期。《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工业用地规划中提出:金州新区-保税区城区(东部)规划建设汽车物流城,发展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检验检测以及汽车贸易、物流、金融服务等业务,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大连保税区于2010年完成《大连汽车物流城概念性总体规划》,要求以基地汽车产业为依托,以亮甲店工业区产业发展为基础,发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等产业,同时延伸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契合保税区功能方向,引入节能产业及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大连亮甲店工业区(以下简称亮甲店工业区),规划面积11.79平方公里,东至亮甲店镇界、西至青云河、南至大丹铁路、北至亮甲店镇界。区内现已聚集了以伊翔(伊藤忠集团控股)、小松雄连、北斗电机、丸泰克汽车部品五十岚工业等为代表的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以及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40多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逾2亿美元,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2300万元。园区已经引进占地1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的曙光重卡项目,一批为汽车配套的大项目正在办理园区注册手续,如:投资5亿元的宇山电池材料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5亿元的东洲科技及中基弘富科技项目。亮甲店工业区拟投资30亿元,重点建设以商用车(含卡车、专用车、改装车)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建筑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区分远期建设,近期拟于2012年建设完成,远期于“十二五”期末全面建设完成。预计“十二五”期末,亮甲店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吸引各类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200亿元。亮甲店工业区的建设和运营会对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必须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过程的不利影响提出对策措施,以保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大连海事大学对亮甲店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编制的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3.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修订,2008.6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0)国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1)《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办[2006]109号,2006.9);(1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1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7号);(15)国土资源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122号);(16)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2000]1015号文《关于进一步开展节约用水的意见》;(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6月1日起施行;(18)《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19)《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发改委公告2007年第6号;(20)《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007年5月23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008.1.1);(22)《关于印发〈环境环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