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编辑原创精华】.docx
上传人:书生****专家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科学教案【编辑原创精华】.docx

大班科学教案_12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7篇【合集】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班科学教案篇1设计意图:前一段,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播放了迎“奥运”暑期全国中学生挑战杯“玩骨牌”大赛,我被孩子们的创意和智慧深深的感动了。启发了我设计本次幼儿活动课。玩骨牌,看似简单,却需要集体智慧,它的玩法五花八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多米诺骨牌颜色鲜艳,有助于环保,对孩子身心健康无害,放单线、多线、文字等各式各样多米诺外,还可充做积木、搭房子、盖牌楼、制成各种各样的拼图,做各种各样的益智游戏。通过玩骨牌游戏,可以使他们增长见识,懂得做事要预计到后果。活动目标:1、通过玩骨牌,培养幼儿玩智力游戏的丰富知识和技能。2、让幼儿认识多米诺骨牌玩具,研究骨牌玩具的名种玩法。3、使幼儿增长见识,懂得做事要预计后果。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套多米诺骨牌玩具。2、有关多米诺骨牌挑战的课件。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师:A:玩玩具。B:玩游戏。C:画画。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新玩具,看看这是什么?2、介绍多米诺骨牌的历史。师:骨牌据说起源于中国,后来以意大利传教――多米诺的名字来命名,到了十九世纪,多米诺已成为世界性的运动,爱到了男女老少的欢迎。那么,多米诺骨牌怎么玩呢?我们来试试看吧!幼:A:我用骨牌搭房子。B:我用骨牌盖牌楼。C:我用骨牌搭积木。师: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玩法,接下来,我们看几幅骨牌挑战图片,看看骨牌还可以怎么玩?3、观看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幼:A:长长的一条龙。B:“六一”儿童节图形。C:我看到了“20xx”数字。师:大哥哥,大姐姐们真聪明,那下面你们也来动手试试看,想摆什么就摆什么图形。4、幼儿动手再次玩骨牌,提问。(1)你摆的是什么?(2)说一说你是怎么摆出来的?5、体验多米诺言骨牌的乐趣。有的小朋友还没摆完,不小心碰倒了其中的一块,接下来的每一块都会倒下,其乐无穷。这就是骨牌的.有趣之处,我们自己试试看吧!6、幼儿再次玩多米诺骨牌。帮助幼儿分析原因,鼓励幼儿再摆。师:有的小朋友的多米诺推一块,就全倒下了,有的没有全倒下,为什么呢?我们要注意骨牌只有一次推动的机会。7、幼儿尝试合作摆多米诺骨牌(教师事先构图)师:我们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其他的,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边摆边想。8、表扬鼓励,活动延伸。师:今天,我的宝贝们玩的高不高兴?(高兴)你们的挑战很成功,下次活动,我们一起动手亲自来做骨牌,看看谁是这方面的能手。大班科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鼓励幼儿愿意将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用语言表达。2、幼儿能够根据需要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工具,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二、教学准备a)教学试验材料:印章、记录图表;大盆6个、小筐4个、夹子4个、漏勺4把、透明托盘12个、花生、小米。b)科学术语及词汇:漏眼c)可能的难点:工具的使用d)学生的课前准备:用手分沙子和石子e)实验记录:用表格形式记录结果f)时间安排:25分钟三、教学过程a)情景引入:1、“伙房的叔叔不小心把花生和小米混在了一起,他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他把花生和小米分开”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夹子、小筐、漏勺b)猜想预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c)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d)分组实验与记录(一)第一次实验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1、讲解认识记录表,进行记录:用自己的印章在所用工具对应的格子内记录。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3、依次看各组使用不同工具后的`结果。4、集体记录分得又快又干净的工具。(二)第二次实验5、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6、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记录方式培养: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7、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f)集体总结:“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四、活动评析本次活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尝试使用小工具把混在一起的小米和花生分开,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常用工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