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二).pdf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二).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课时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传和公转。课标分析概念体系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地球的自转1.14昼与夜读图分析说据1.16小组内1.16演示地球自明,演示,归演示地球自转转1.17时间纳读图1.14昼与的差异夜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读1.17归纳地球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地球的公转1.18地球公转图读图分析说读1.18用地理1.19地球上的明,演示,归现象季节的变五带图1.20地纳化说明地球的球公转演示图公转。用1.20演示地球的公转,明确产生的现象。读1.19明确地球上的五带形成原因,划分依据,界限,特殊现象现象等。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内容有: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两部分。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地球,形成完整的认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重难点确立依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四季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空想象能力比较差,理解地球公转的内容难度较大。教学重点: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情分析学生总体知识基础较差,而且本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较难理解,七年级学生空想象能力比较差,理解地球公转的内容难度较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教学课程:[导入]提问:地球公转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分别是什么?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学生一一回答)[活动]学生读P11第二段课文和图1.19,回答教师导课提出的问题。(产生四季变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1.19,并讨论交流,完成下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期3月20或216月21或229月22或2312月22或23太阳直射点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位置及纬度0º23.5ºN0º23.5ºS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视频,太阳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如果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点将永远直射在同一纬线上;如果地球不倾斜着自转,直射点将永远在赤道上,可事实上正是由于地球倾斜着绕日公转,才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春分、秋分日直射赤道,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动画效果[演示、提问]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提问](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识入手,浅入深出)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然后继续指导学生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北半球季节春夏秋冬月份得到太阳光热多少[总结]北半球季节春夏秋冬月份3、4、56、7、89、10、1112、1、2得到太阳适中最多适中最少光热多少[讲解]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其他季节以此类推。[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夏至日白昼时间最长,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②我们这里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度一样高吗?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高,其中夏至日最高;冬季较低,其中冬至日最低。)③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没有,教师演示讲解)[过渡]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三、地球上的五带[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