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到一篇好文章.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每次读到一篇好文章.doc

每次读到一篇好文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次读到一篇好文章,总令我激动不已;每当教到一则好课文,我总不敢贸然“开课”。惟恐稍有不慎而错过甚至破坏了那份美妙。《匆匆》这篇文章我太喜欢了。这次选择上《匆匆》,又一次让我体会到这份激奋与惶恐。激奋的是这么美的文章恨不得马上让学生美美地去品读,惶恐的是学生朗读时感情勉强甚至错位。所以告诉自己:对《匆匆》的教学匆匆不得。何不以此为契机,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读名家散文。《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散文本身就是一种美文,但学生对散文的接触却较少,显得陌生和茫然。首先要解决的是引导学生去接触、发现、体验、感悟散文的美。在学习这篇散文之前,可以推荐一些著名的散文以及一些名家对散文的看法,作为课前的阅读,让学生自己惊喜地去发现散文竟是那么美丽动人。厚积而薄发,把对其他散文的感悟融汇到对《匆匆》一文的理解中,感受一定会更深层一些。(推荐书籍《世界上最美的散文》,巴金的《废园外》,孙犁的《菜花》、鲁迅的《腊叶》等。《匆匆》教学设计理念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设想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作者交流的过程。这样设计,阅读的过程亦即首先变成了“倾听”的过程。二、辅之以非文本材料(朗诵录音)这个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强化,对学生内心形成猛烈的撞击,然后努力形成那种把自己“融进去”的朗读。三、设想创造一种适宜的“倾诉”环境,使学生把对学习完课文之后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匆匆》的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目标要求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主题学习网站教学过程一、推荐1、播放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的片头。2、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节目的片头。这个节目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忠实观众。3、在这个节目中,曾有一个栏目是《名家谈散文》。栏目内容我昨天已经挂在了网上,要求同学们去浏览。看看哪位名家对散文的看法引起了你的共鸣,先摘录下来,今天推荐给大家。4、现在谁先来。5、学生推荐。6、我也想向大家推荐两句。请看——我想请个同学帮我读一下这两句话。7、出示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散文是一种朴素的、谦虚的、真诚的文体,欣赏散文是人生的一种需要。阅读中外散文佳作就像倾听哲人睿智的絮语,心灵会享受到雨和阳光一般的滋润和照耀。(郭风)5、提起散文,我们不得不提朱自清,提起朱自清,又不得不提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匆匆》了。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散文《匆匆》。7、板书题目。二、聆听1、早上我们早读的时间,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并且解决了文章中的一些难词难句。2、下面我想听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如果你在读得过程中,不仅用心去读,而且用心去聆听,你一定能听到,听到作者的内心独白,听到作者对你的倾诉,以及他那睿智的话语,那样你的心灵也会享受到雨和阳光般的滋润和照耀。同学们,用心去读吧,读完之后,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3、我听到了….4、你是从文章哪些语段中听到的。5、你听到他是用什么语气说这段话的?能读一读吗?6、老师也听到了,我听到了朱自清的反思和扪心自问。不仅听到他的问,还听到了他内心的答。我是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最后四句话中听到的。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他的问?我来读他的答。7、师生问答朗诵。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没有。”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没有。”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师:“不行啊!”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绝对不能!”三、补白1、刚才许多同学用心去聆听了文本。下面,我还想请同学们去听,不过这回听的不是文本,而是声音——因为这声音是从朗诵者的心底发出来的,所以,我希望你听的时候,不仅用耳朵去听,更用心去听。这样你的心会与朗诵者的心相互碰撞。3、听朗诵。4、听完之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朗诵得真好!)(声音真好听!)(我要能像她那样朗诵就好了!)(好像把我的感受给朗诵出来了。)(朗诵得好有感情呀!)5、知道她为什么能朗诵得这么好吗?因为在朗诵之前,她先同文字进行了交流,同书中的人物进行了对话。然后,读的时候把“自己融进去”。只有这样的朗读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她能做到,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