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研讨活动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反思性研讨活动初探.doc

反思性研讨活动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思性研讨活动初探------------------------------------------------------------------------------------------吕型伟先生正确地指出:“阻碍教育观念落实的主要原因是形式主义严重。形式主义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失败,教育改革也要打假。不要人云亦云,每一个观念的提出必须在实践中落实。”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是落实课改的首要前提,但观念的更新一定要落实到行为上。因此,在学校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管理中,我们提出了“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模式。在课改的实施中,我们明确地将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聚焦在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上。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教学行为,这时,课堂教学就是落实观念的一个载体。还要在课堂教学后进行研讨来检验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是否先进。这时,研讨反思就成为不断更新观念的又一个载体。只有将两个载体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以往我们谥厥拥谝桓鲈靥澹鍪拥诙鲈靥濉P艽ㄎ湓凇?aid="sogousnap0_7">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追求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并且能够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与传统的操作性教学形成鲜明的对照。基于上述理解和认识,我校确立了将“反思性教学研讨活动”作为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步一点。在管理方面我们提出了“两个允许,三个一点”,即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尝试;允许小进步,不允许原地踏步。“三个一点”即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为加强对反思教学研讨活动的探索,我们采用“三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反思性教学研讨。“三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专题嘌涤虢涣髋嘌迪嘟岷希蛔晕遗嘌涤胱晕壹觳庀嘟岷稀>1?培训,教师们认识到反思性研讨活动能够帮助自己纠正在课改实践中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自身在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实施有价值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们以主体参与研讨的方式探究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不断思考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探究的是教学策略和技术以及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长久乃至终生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创设了筛选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反思探究的方法。所谓筛选反思法,是指学校根据课表进行随机取样,每周组织听6—8节课,在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筛选,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却常常不知如何“放手”,甚至还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又如:一位教师在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居然说:“这个问题,请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回答,你们说找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名同学的名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作了回答。老师表扬他说:“××同学真不简单,今天也能回答对了。连他都会了,这道题还用讲吗?”筛选出这类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深入反思,认识到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共性,是由于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误解,导致了操作上的误区。经过反思探究,大家认识到教师应尽快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教学观、发展性评价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学生作为有尊严的、动态成长的独立的个体,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彻底不管了。要真正落实“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还提出了要引导教师在课堂中关注“边边角角”的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善于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认差异,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这点不会那点会,只有相互帮助才能会”的道理。并建立了课堂教学行为反思量表,用于及时调控教师的教学行为,防患于未然。比较反思法是指由同一年级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选取同一专题,共同研究教材的同一课题,然后分别执教,再通过比较进行反思探究。如五年级语文组,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执教《鲸》这节课。在学习鲸的生活习性这部分时,老师要求同学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合作学习。学生们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有的小组运用变换人称朗读的方法,将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一人称,读起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小组运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现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生动、逼真,充满了生活情趣;还有的小组用表演、谈体会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几位老师的课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老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经反思后,我们也发现在不同的班级中,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