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pdf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科版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学生分析】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续探究的种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2.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2.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科学态度目标1.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地球公转的各种特征,并尝试用模拟实验表达出地球运动的全部特征。难点: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并推理出四季变化应该与地球公转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乒乓球、油性笔、圆盘、地球模型。教师准备:地球公转的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1.看图引入。(1)展示昼夜交替图片,请学生说出成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教师总结,我们观测到的众多天文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2)展示四季代表性图片,请学生辨认季节。教师总结,四季变化是四季交替,年年循环,周期是一年。2.过渡。提问:你认为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吗?还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系?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种类比的逻辑推理方法,让学生基于地球运动来解释四季变化,从而达到引入研究主题的目的。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地球公转1.学生猜测。关于地球的运动,你都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表观点。2.过渡。提问:什么是公转,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公转的周期多长,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公转还有其他特点吗?3.小组阅读。小组一起阅读,立即分享,讨论存疑。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汇报公转特征。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公转特征。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的,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5.播放视频介绍地球的公转特点。设计意图:本环节用了小组共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的方法,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一起研究地球公转的特征。学生处于信息高度通畅的状态,可以立即输入所学,也能立即讨论疑问,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与速度,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为准确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特征打下基础。活动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谈话:经过刚才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地球又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总是不变;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存在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我们还猜测公转可能产生了四季变化。那么,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2.学生讨论,并汇报方法。3.教师出示材料,出示操作步骤,明确实验要求:尽可能模拟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4.进行模拟实验。5.小组汇报。6.提问:你设计的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体现了地球的哪些特征?你对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认识和问题?7.小结地球的运动特征。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总结了本单元的概念目标——地球的运动特征。另外,本环节没有利用“三球仪”进行模拟实验,而是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其巧妙之处在于生活材料随处可得;用生活材料做实验不仅更有趣,还能激发小组竞争完成实验。此外,也让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