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初中数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初中数学.doc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初中数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需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错选、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得零分.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单项式一的系数是一3;(2)多项式a+3b+ab是一次三项式;(3)多项式3ab-4ab+2的第二项是4ab;(A)0个(B)1个(C)2个(D)3个-2、下列等式中,能成立的个数有()①②③④(A)1个(B)2个(C)3个(D)4个3、1纳米是1米的l0亿分之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1纳米为()(A)5.1×10米(B)5.1×10米(C)0.51×10米(D)5.1×10米4、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5、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说明△EDC△ABC,得ED=AB,因而,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条件是()(A)SAS(B)ASA(C)SSS(D)HL6、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A)4对(B)5对(C)6对(D)7对7、有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4(B)1,2,4(C)3,4,5(D)7,3,38、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C)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D)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然相交9、若a>1,则(a-1)(a+1)的值必然是()(A)正数(B)负数(C)正数或0(D)负数或010、三角形的高是()(A)线段(B)射线(C)直线(D)线段或射线11、用尺规作图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三边(B)已知两边及夹角(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1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a,b,c满足a垂直于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13、(x+2)(x-1)等于()(A)x+x一2(B)x—x—2(C)x—x+2(D)x+x+214、下列句子中,是精确数的是()(A)今天的最高气温为35°(B)小明的体重为45千克(C)张店到南麻的距离为100公里(D)初一年级有256人二、填空题(只填写最初结果,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5、在整式一xy,2x—l,x+xy+y,ab+c中,次数是2的多项式有个.16、姚明的身高2.26米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它精确到,有个有效数字.17、x+6x+=(x+).18、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2倍,这个角为.19、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l295330000人,精确到亿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有效数字分别是.20、某弹簧不挂物体时长l0cm,每挂1千克物体,弹簧伸长1cm,则弹簧总长y(cm)与所挂物体x(千克)之间的关系式为:.三、解答题(请写出解答步骤,共8小题,共70分)21、(每小题5分)计算.(1)(2)(x+2y)(2y—x)(3)求[(xy+2)(xy一2)一2xy+4]÷(xy)的值,其中x=10,y=(4)简便方法计算20222、(本题满分6分)已知锐角,线段a,,求作Rt△ABC,使A=,c=90°,AC=a.23、(本题满分8分)下面左侧是4个装有一些彩色小球的袋子,右侧是小亮的4个愿望.如果要使每一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最大,分别应从哪个袋子里摸球?请把对应的“袋子”与“愿望”用线连起来袋子愿望24、(本题满分7分)如右图,1+2=180°,则AB与CD是否平行?说明理由.25、(本题满分7分)小明星期日骑自行车外出效游,九点离家,十五点回到家.下面的图象表示小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1)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时是几点?离家多远?(2)小明何时开始第二次休息?休息时间多长?离家多远?(3)返回途中,l4时离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4)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是10千米/时?26、(本题满分7分)下表是艳艳往姥姥家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记录:时间(分)1234567电话费(元)0.61.21.82.43.03.64.2(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x(分)表示时间,用y(元)表示电话费,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艳艳某次打电话所用时间为5分钟,则需付电话费多少元?(4)你能帮艳艳预测一下,如果她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