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第二定义 教学案 (民兴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一体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椭圆的第二定义 教学案 (民兴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一体化).doc

椭圆的第二定义教学案(民兴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一体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真独立限时2012-9-26高二数学组民兴中学高二数学教、学案一体化(二十)【课题】:椭圆第二定义【教学目标】:了解椭圆的第二定义和准线方程,会熟练运用椭圆的几何性质和第二定义解决有关问题;2.通过对椭圆的第二定义的应用,体会和感悟“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椭圆第二定义、焦半径公式、准线方程;【教学难点】:椭圆的第二定义的运用;【教学过程】:一、知识探究:问题1:若点M到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之比为1︰2,则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图形?问题2: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我们曾得到这样一个方程,将其变形为,你能解释这个方程的几何意义吗?问题3:已知动点M(x,y)与定点F(—c,0)的距离和它与定直线x=—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c>0),求点M的轨迹。二、数学建构椭圆的第二定义:当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常数是椭圆的离心率.注意:.②e的几何意义: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的比。典型例题例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b=4,一准线y=25/3;离心率为4/5,焦点与相应准线距离为9/4.(3)焦点为,准线方程为的椭圆。例2、椭圆上有一点P,它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求P到左准线的距离和到左焦点的距离.变式1: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P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2倍.变式2:已知椭圆+=1(a>b>0)的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等于,求椭圆的离心率。例3、若点M到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之比为,则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图形?例4、|MA|+2|MF|取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高二数学达标作业(二十)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椭圆上的点P到它的左准线的距离是10,则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椭圆+=1的准线方程是:;椭圆+4=4的准线方程是:。3、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且一条准线的方程是y=3的椭圆方程为4、已知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是y=9/2,则m为5、过椭圆+=1(a>b>0)的左顶点A作斜率为k的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M,与y轴的交点为B。若AM=MB,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为。6、已知P为椭圆+=1(a>b>0)上的一点,F、F为焦点,且PF⊥PF,如果P到两准线的距离分别为6和12,求椭圆方程。已知A,B是椭圆上的两点,是右焦点,若,AB的中点P到左准线间的距离为,求椭圆的标准方程。8、已知点P为椭圆上的一点,F1、F2为椭圆的左焦点与右焦点,若点M(3,-2)在椭圆内部,求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