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1.1目的本附录阐明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规作法,以及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用人单位应考虑其工作性质及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使本附录中描述的方法与用人单位的需要相适应。1.1.2关键术语a)危害(见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2.4的定义);b)风险(见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2.19的定义)。1.1.3何时使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所有用人单位和员工对其作业活动中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负有法律义务。本附录所述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拟用于:a)危害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场合,或不清楚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是否恰当的场合;b)用人单位超过法律最低要求,寻求持续改进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达到更高水平。当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以下几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可以忽略:——风险明显是轻微的,受损失者完全可以容许;——控制措施的结果完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控制措施丝毫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实施;——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员工充分理解。否则就需要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特别对于以下的情况,更需进行:——危害已构成重大威胁,而人们不能肯定存在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在已满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情况下,要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1.2如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2.1基本步骤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a)危害辨识;b)风险评价;c)风险控制。1.2.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a)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源于风险管理的思想。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也就是,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用人单位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过程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风险管理基本过程b)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输入和动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过程,而基础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如图1.2所示,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用人单位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性事件的风险等级,依据用人单位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要求和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是体系的主要输入,即体系的几乎所有其他要素的运行均以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或需对其加以考虑。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图1.3所示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要素4.3.1要求,用人单位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图1.2体系的基础——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图13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系统管理1.2.3问题和解决办法如果认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种官方机构强制性要求,而执行了不完善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则难以获得预计的风险控制效果,风险级别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用人单位在此问题上可能会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为制定和执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人员可能会过高估计自己抵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忽视自己作业范围内存在的风险,认为尚未构成伤害的风险是一种可承受风险。所以,本附录的目的在于,让用人单位及其员工能用先进管理思想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用人单位及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人员应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工作能力,如条件允许,可请外部人员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只要有可能,培训一些小组人员来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发动全员参与,鼓励他们主动提供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