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寒流通常沿秘鲁海岸向西北流动。寒冷的表层海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良好饵料。但近年来,每隔几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由于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圣诞节即圣子耶稣诞辰前后,因此这一暖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ElNintildeo),西班牙语意为“圣子”,“圣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通常,秘鲁沿海年降水量为25~1235毫米。厄尔尼诺来临时,某些地区年降水可达3600毫米,导致洪水泛滥。厄尔尼诺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它可能引起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的旱灾。据统计,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损失达200亿美元。目前,科学家们已提出多种模型来解释,监测和预报厄尔尼诺的发生。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意为“小女孩”,“圣女”,正好与意为“圣子”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且每隔3~5年都有一次较强的表现。三.拉尼娜给世界带来什么?1、拉尼娜带来世界强震频发1、拉尼娜带来世界强震频发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0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在2004-2005年已发生2次,在2006-2012年发生2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的有21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尼娜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2004年后的强震:2004.12.2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30万人。2005.03.28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8.5地震,地震约持续了2-3分钟。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部分地区也有明显震感。有将近2000人在地震中丧生。2008.5.12,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约8万多人死亡,2万人失踪2010.4月14日早上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至少已造成300人死亡,8000人受伤。2010.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8.8级地震,引发海啸,截至目前802人遇难,震中位于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东北部91公里处2010.1月13日5时23分海地7.3级地震截至2月23日共有22.25万人遇难子港约16公里,go-vern-ment陷入瘫痪,太子港一片狼藉成“人间地狱”。日本东北部海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震源深度3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民众纷纷从楼层中跑出。海啸:日本气象厅发布了海啸警报,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海啸警报扩展至整个太平洋。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2、拉尼娜带来的是飓风、台风增强科学家分析发现,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从该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飓风的数量平均为3.8个,明显高于60年来的平均数量2.3个。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3、拉尼娜带来的是沙尘暴增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现象增强,同样给世界带来的是沙尘暴的增强。2006年沙尘暴肆虐中国和东南亚,成为环境污染的新热点。这是拉尼娜现象带来的第三个礼物。据报道,沙尘暴对人类直接的侵害已经超过了它对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