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指导书沈维蕾编合肥工业大学机汽学院工业工程教研室实验一工序能力调查实验一、实验目的将在同一条件下加工的产品,测其数据进行整理,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正态性检验,测定工序能力,并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二、实验内容:1、采集数据,并记录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2、计算工序能力指数;3、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二、实验设备与仪器200根φ10h6的轴,外径千分尺四、实验原理:1、工序能力指数Cp: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力指数一般用Cp来表示,则其中:T——公差σ——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2、工序能力指数Cp的评价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1)若Cp>1.67,工序能力指数特级,能力过高,处置方法: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2)若0.67≥Cp≥1.33,工序能力指数一级,能力充分,处置方法: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3)若1.33≥Cp>1.0,工序能力指数二级,能力尚可,处置方法: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4)若1.0≥Cp>0.67,工序能力指数三级,能力不足,处置方法: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5)若0.67>Cp,工序能力指数四级,能力严重不足,处置方法: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3、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1)双向公差要求,μ与M重合的情况公差要求是双侧的,即要求在X在(LSL,USL)内。若记规范限的宽度为T=USL-LSL,规范的中心为M=(USL+LSL)/2,当分布中心M与过程中心µ重合时,定义过程能力指数为:(2)双向公差要求,μ与M不重合的情况当分布中心M与过程中心µ不重合时,要对Cp进行修正,修正的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Cpk的近似计算公式为:Cpk=Cp(1-k)其中k为修正系数,且其中,E为偏移量,k也称为偏移系数。(3)单向公差Cp的计算有些情况下,质量标准只规定单侧的界限。对于只有下限要求的Cp值为:对于只有上限要求的Cp值为:五、实验步骤1、用随机函数产生100个随机数,从200根笔杆中随机抽取n=100的样本;2、测量并记录;3、数据分组,绘制直方图;4、完成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六、实验数据分析:1、绘制直方图;2、工序能力指数计算;3、工序能力分析评价;4、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七、实验结论:实验二统计过程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应用工序能力调查实验所产生的200根轴,模拟生产过程,做控制图,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2、了解3S/ERP系统中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采集数据,并记录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绘制控制图,并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三、实验设备与仪器:用友ERP系统,200根φ10h6的轴,外径千分尺四、实验原理:SPC是英文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的缩写,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中文一般译成“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控制的基本元素是控制图。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状态进行控制的统计工具,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方法。控制图的控制线的确定:CL=其中,A1、A2是与样本数n有关的参数。利用控制图可以判别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如果控制图上的所有点都在控制界限内,而且排列正常,说明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而失控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样本点超出控制界限;(2)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五、实验步骤:1、用随机数表确立抽样的始点和抽样间隔;2、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n=5,k=20共20组样本;3、测量并记录;4、绘制控制图;5、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控制图;6、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7、将实验数据输入到用友ERP系统,中,完成控制图。六、实验数据分析:完成控制图。七、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