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录播课堂脚本.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录播课堂脚本.doc

《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录播课堂脚本.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录播课堂脚本一、期末考试要求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所学习的理论来分析、说明、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二、命题范围与试卷题型考试的命题范围和试卷内容覆盖本课程文字教材的全部内容。试题分容易、适中、较难三个层次: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分析与应用占40%。题型:名词解释(20%),填空题(24%),简答题(24%),论述题(16%),案例分析题(16%)。(暂定)较以往历次期末考试的一个变化是,填空题可能减少分值甚至取消。三、考核形式与答题时限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四、复习建议参照本课程复习要点,全面复习本课程文字教材的全部内容;2009年下学期中央电大网上本课程的教研活动中,命题教师提示,教材内容三、四、六和七章是重点,应重点复习;重点要关注本课程教学平台上载的期末综合练习与2008年以来的3次期末考试真题,将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重点掌握;认真完成形成性考核册,将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把握。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考核的知识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0~6岁儿童。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两个方面: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3.考核要求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横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遗传的作用与机制、胎内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大脑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考核的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展;胎内环境。3.考核要求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7个因素)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过程1.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员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2.考核的知识点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3.考核要求识记:视觉;听觉;多通道知觉;空间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自传体记忆;记忆策略;记忆的各种具体策略;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思维过程的特征;具体形象思维及其特征;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婴儿期:情绪和情感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1.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及其重要性、依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员运用有关知识帮助学前儿童改善社会化发展中的不良处境和不良行为特征的能力。2.考核的知识点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学前儿童的依恋;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3.考核要求识记:学前儿童口语发展的主要表现;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学前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范畴;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社会化语言的类型;社会化语言有以下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依恋;安斯沃斯的依恋的模式;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依恋是婴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