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doc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只有4%的人能获得成功,秘诀就是及早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且始终坚持。大学生涯是整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果说大学毕业后应迅速起飞的话,那么四年的大学时期就是毕业起飞的助跑期。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思考和规划。“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能够科学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car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安排。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有关五个“WHAT”的归零思考的模式:1、Whatareyou?“我是谁?”2、Whatyouwant?“我想干什么?”3、Whatcanyoudo?“我能干什么?”4、Whatcansupportyou?“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5、Whatyoucanbeintheend?“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无论何种思考模式,职业生涯规划都要求一个人在对决定自身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本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的行之有效的详细合理安排。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在高考前就已经开始,报考的大学、专业性质已经体现出职业的意向。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决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换言之,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把传统被动的“无意识找工作”转变为主动利用主客观资源的“有意识找工作”或“有意识创工作”。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期,也是最容易错过的时期。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确定学习计划、发展计划,选择职业道路,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世纪之交的大学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几乎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是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毕业生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规模将达到611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客观的社会结构性就业难的宏观压力下,我国大学毕业生还普遍存在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指导、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从个人微观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一般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种种问题的存在,更加凸显出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科学、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1.自我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但是自我认识还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在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趾高气扬;有的大学生则只看到自身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表现在择业过程中,有的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的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就职单位;有的则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双向选择中,不是以积极态度努力去争取,而是以随便态度待之。2.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普遍在择业过程中就高不就低,只注重“钱”而忽略“前”,只看好东部而鄙弃西部,只想着城市而忘记乡镇,只期待进大企业而不考虑小厂家,总之眼睛只向着大的(大机关、企业、公司)、高的(高薪水、福利)、强的(强的发展劲头)瞄,而根本不睬小的(小地方)低的(低保障)弱的(弱基础)。这无疑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给社会带来了压力。3.对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区分眼高手低是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面对社会,面对竞争,大学生往往忽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误将学历等同于能力。学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表现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所接收的知识量,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得通过实践的考察才能见得分晓。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只将学历作为参考,关键是看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处理事情时的一种表现,不单单是学习能力,还有诸如社交、运动、协调、组织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