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专题之四刑法史专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法制史专题之四刑法史专题.doc

中国法制史专题之四刑法史专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法制史专题之四刑事法专题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在中国汉朝时期开始确立,直至中华民国刑法还得以保留。新中国建立之后,被废除。亲属之间相互隐匿罪行,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刑事法律符合家庭内部伦理人性体现。以此相似,德国有“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是指具体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有能力且有条件选择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具有选择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则有期待可能性须负刑事责任;如果在行为时无选择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则缺乏期待可能性不须负刑事责任。1897年德意志帝国法院第四刑事部的“癖马案”判决,被告人是个马车夫,1895年10月起在出租车R处工作,他驾驭的两匹马中有一匹是所谓“Leinerfaenger”具有不定期发作的癖性:用尾巴压低缰绳,把缰绳紧紧夹在身上。被告人曾多次向R告诉此马的癖性,但R仍然决定让被告驾驭此马。1896年6月19日被告驾驭配有此马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这匹癖马一直用尾巴夹紧缰绳,当被告人试图拉出缰绳时,此马狂躁起来,致使被告完全失去对牝的控制,马车在狂奔疾驰中将在路边行走的铁匠B撞翻在地,陷于马下,受伤骨折。马车夫因过失伤害罪被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马车夫无罪后,检察官以被告人被指控的过失伤害罪的全部构成要件都已经满足,以及一审法官的无罪判决是错误地根据一种法律上未获承认的出罪是由做出的理由,提出抗诉。1897年3月23日德国帝国法院刑四庭做出判决,驳回检察官抗诉。①其理由是:违反义务的过失责任,不仅在于被告是否认识到危险的存在,而且在于能否期待被告排除这种危险,被告因生计所逼,很难期待其放弃职业拒绝驾驭该马,故被告不负过失伤害罪的刑事责任。②此后,德国大批刑法学者将其继续发展,期待可能性理论才得以确认。请比较亲亲得相首匿与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二、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刑法解释如何才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则?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解释为例进行分析。“《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的请示》(浙检研〔2007〕22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不构成盗窃罪?或者侵占罪?中国历史中为了维护法律稳定,强调官员断狱“皆当以律令正文为主”,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以有限之法,以尽无限之情,所以中国早形成了“有法依法行,无法以类举”的思想,“举重明轻和举轻明重”以对法律进行解释,但是类推比附却又导致官员在断罪当中的擅断,所以到清朝时期就形成了固定比附的规范。其中有学者把它划分为名分比附和类推比附,(第一条)僧道徒弟与师共犯罪,徒弟比依家人共犯律,免科。(第九条)妻之子打庶母伤者,比依弟妹殴兄姊律,杖九十,徒二年半。(第十条)杀义子,比依杀兄弟之子律,杖一百、徒三年;故杀者,杖一百、流二千里。(第十二条)奸义子妇,比依奸缌麻以下亲之妻律,杖一百、徒三年;强者,斩。(第十三条)奸乞养子妇,比依奸妻前夫之女律,其子与妇断归本宗;强者,斩。(第三条)米麦等插和沙土货卖者,比依客商将官盐插和沙土货卖律,杖八十。(第五条)打破信牌,比依毁官文书律,杖一百;(第八条)遗失京城门锁钥,比依遗失印信律,杖九十,徒二年半。(第二十四条)奴婢诽谤家长,比依奴婢骂家长律,绞。(第二十六条)弃毁祖宗神主,比依弃毁父母死尸律,斩。类推解释超出了同时代人的一般社会观念,危害了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从而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理论基石的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四、刑事和解是古今在处理案件中一种特殊程序。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有学者认为刑事和解各项价值功能发挥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能够达成和解协议,从逻辑上看,当事人之间的一项和解最终能否达成,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