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教案设计国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余数除法教案设计国培.doc

有余数除法教案设计国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余数除法》教案设计“有余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板块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重点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意义,理解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我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中先讲了一个班,感觉牵的太多,课堂节奏不紧凑,所以我没有马上教学另一个班,而是在周六周日休息的时候又一次深入的备课,转变了教学思路,效果很好。教学目标:1、掌握竖式计算表内除法的书写格式,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及计算的道理。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道理。教学难点:商的确定。教学过程:复习1、课堂口算:灯片出示,学生直接写括号里的数,然后集体订正。8×()<505×()<366×()<558×()<357×()<51()×6<51()×4<31()×6<472、说出各部分名称和算式的意义:15÷5=3设计目的:括号里填最大数是除法试商的直接训练,我早在开学时就开始这种题型的训练了,为他准确写商早早的打下基础。第二题是本节课的灵魂。创设情境,进入学习。1、15÷5=3你能不能给这个除法算式赋予一个生活情境?学生举例,老师选择一个简单板书。15个气球,每个同学给5个,能分给几个同学?设计目的:第一次讲课时我是让学生看教材的主题图,发现图太复杂,学生看图浪费了好长时间,摆花盆这事他也没太搞明白,与他思想比较远,这个环境的课堂节奏就慢下来了。而我现在这样,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一方面考察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一方面所举例子是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视角,他理解的容易,进入新课很快,因为他们在思考,要分东西了。2、学生读题,列式,为什么用除法?3、当除数、被除数变大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口算了,怎么办呢?明确列竖式的重要意义:它能够解决所有除法计算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研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设计目的:课堂中这个环节的节奏明快,学生始终处在思考状态,互动间把学习除法竖式格式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了。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意义讲解:我们来看竖式格式:认识:) ̄除号15写在除号的里面,5写在除号的外面,商3写在15的上面,3的位置要与被除数个位对齐。提问:15是什么数?(被除数)还表示什么?(有15个气球)5呢?(除数)表示?(每人5个),3呢?(商)表示?(可以分给3个人)3,每人5个,3人一共分走多少个?(板书15)这个15怎么算出来的?(5×3=15)(5和3相乘的积)也就是分走的15个气球。一共有15个,分走了15个,分完了吗?(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没有剩余的正好分完,可以用几来表示?(0)0是随便写哪里吗?应写在哪里?(写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做完以后别忘了把横式等于号后的商写上。学生再做一遍此竖式,边做边说每一步的意义。竖式计算:16÷8=2有余数的竖式:如果是18个气球呢?我们一起来列竖式:有余数3,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横式的写法。.对比两个算式,讲解: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整除,一种分完后有剩余,叫有余数,它们在横式的书写上有区别。设计目的:只教一个例题,一节课不饱和,习题再多,对学生来说也是太简单,所以我教学了例2,把有余数的竖式也讲了,正好和例1对比书写格式上的不同,学生当时就学会了。这一时候我要进入练习竖式书写阶段了,没想到有学生开始提问了:老师,18÷5=2余8行不行?这正合我意,我本想在练习中抓住学生余数等于除数或大于除数的错例,在黑板是组织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没想到学生先提出了,那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开始组织讨论吧。先是小组内的交流,然后是在全班的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余数得比除数小。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还可以再分个1个人。我们一起把同学的发现大声的读出来,学生兴奋极了。这还归功于课堂新授前的除法编题,学生就是结合分气球这件事说理的,有理有据,课堂生成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就是在大声朗读: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句话中结束的。回顾整节课,我的设计就是把学生推入前台,都由学生自己来思考,我所做的就是给他任务,他来完成,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他对例题的理解就深刻了,由他自己想的东西比老师教的来得更贴心。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在这节课体现的很充分,我的教学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