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pdf

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位授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本标准适用于规范、监管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准人、专业建设和专业质量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1.2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1.2.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类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5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能力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要求是对本类专业本科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的具体描述..评估是识别、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与数据的过程;是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的一个或多个进程..评估应运用直接、间接、定性和定量等手段;以确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适当的抽样分析可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1.2.4评价评价是解释评估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证据的一个或多个进程..评价决定学生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结果用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2.5学时和学分学时是指学习时间以课时为单位的计算单位;不少于45分钟计1学时..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工程实践1周计1学分..1.2.6学制和学位学制是国家对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学位是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农业工程类0823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农业工程08230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2农业电气化08230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4农业水利工程0823053培养目标3.1总体目标农业工程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3.2基本要求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外语以及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4具备实施工程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处理..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系统地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社会、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使用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生产、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8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地域特点和学科特色;制定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4学制与学位授予4.1学制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学制4年;实施学分制管理;可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应不少于3年、不超过6年..4.2学分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总学分不宜低于16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特点等做出适当调整..4.3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符合本专业类培养方案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5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工程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和工程实践等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5.1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应从覆盖以下知识领域核心内容的大学水平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