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课题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分散系及胶体的概念,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区别,掌握胶体的性质。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与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教学难点:胶体的制备及性质教具准备CuSO4溶液、淀粉胶体、牛奶、Fe(OH)3胶体、饱和FeCl3溶液、泥沙浊液、蒸馏水、铁架台,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若干、漏斗、玻璃棒、滤纸、激光灯教学程序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创设情景投影引入新课板书思考交流投影演示实验思考归纳小结回归课题扩展视野作业布置创设情景:课件展示图片清晨,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师】你知道这美丽的景象是如何产生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这节内容来一起来探究这美丽景象背后所蕴藏的化学知识!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1、什么是分散系?组成?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课件展示结果:[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师】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将有多少种呢?【生】9种【师】大家看一下老师举出来的这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些分散系?课件展示【师】(2)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3种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粒子直径d)主要特征微粒组成溶液<1nm稳定,均一分子或离子胶体1nm~100nm较稳定,均一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浊液>100nm不稳定,不均一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讲解]稳定性和分散质大小的关系:分散质的大小导致了稳定性的变化。溶液分散质很小,分散的均匀,所以稳定。浊液分散质很大,不能分布均匀,所以不稳定。而胶体分散质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具有介稳性。3、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2)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3)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分为:3种气溶胶:如烟、云、雾等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常见的胶体:淀粉溶液、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Fe(OH)3胶体等。探究实验一:胶体和溶液的区分在这三种分散系中,浊液明显不同,但是溶液和胶体有时难以辨别,那该怎么办?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牛奶胶体和棕黄色氯化铁溶液,发现有什么不一样?(4)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粒子对光线产生_____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①点燃酒精灯,将25mL蒸馏水水加热至沸腾,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胶体制成。[讲解]把黄色的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继续加热时,发现溶液颜色迅速由浅黄色变成红褐色,从颜色看应该就是氢氧化铁生成了,但他并不是沉淀,却是一种澄清透明的胶体探究实验三:过滤胶体、浊液,比较溶液、胶体、悬浊液的分散质大小。盛25mL水的烧杯中滴入1mLFeCl3溶液,加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Fe(OH)3悬浊液。把Fe(OH)3悬浊液和实验二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过滤,观察过滤后的现象,填写实验记录表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腌制咸鸭蛋时,Na+、Cl-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半透膜孔径比胶粒小,比单个分子或离子大。通过以上实验探究、问题思考,归纳总结,填写下表。溶液胶体浊液有无丁达尔效应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半透膜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应用及其广泛,甚至有一门化学的分支就叫胶体化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在上课前提到的为什么清晨的森林看到一道道的光线?现在知道原因了吗?这是什么样的胶体?还有明矾净化水、FeCl3使血液迅速凝固、打印机墨水不能混用等都是胶体的实际应用,还有因为胶体粒子大小和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