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一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二、实验原理油镜是普通光学显微镜所配置的物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种物镜,与其它物镜相比,它的使用比较特殊,需在载波片与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增加光照强度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2.增加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分辨出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可以用公式①表示,从①、②式可以看出,缩短光的波长和增大数值孔径可提高分辨率,而影响数值孔径大小的因数,一是镜口角,二是介质的折射率;当物镜与装片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时,空气(n=1.0)和玻璃(n=1.52)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减少镜口角;当以香柏油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和玻璃相近,光线经过载波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这样不但不会减小镜口角,而且香柏油的折射率大大高于空气的折射率,从而增加了数值孔径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D=λ\2.NA……①NA=n·sina/2……②D---分辨率NA----数值孔径λ---光源光的波长a----镜口角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显微镜微生物玻片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枯草芽孢杆菌、四链球菌、白色链球菌、放线菌装片四、操作步骤1.取镜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方便实验时绘图等操作),镜座后端距桌边7-10㎝为宜,便于坐着操作。2.调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物镜转换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调节光强旋扭或反光镜,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4.调节焦距: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6mm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5.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6.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用细螺旋调节,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7.将载物台稍稍下降1-2㎝并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8.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并使油圈不再扩大时为止。9.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10.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11.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后,应先将镜台(载物台)降低,拉大镜台和转换器之间的距离,再取下观察的标本,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和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按号放回镜箱中。五、注意事项1.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擦拭目镜和物镜时要顺镜头的直径方向,不要沿镜头的圆周擦。2.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3.油镜使用完后,一定要用香柏油擦洗镜头。实验二培养基的制作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按照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其中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以及水分等。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还必须在最适pH范围内才能生长得更好,因此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应将培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