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加工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刻二、实验目的:1.加深对光刻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光刻的基本实验步骤;2.培养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三、实验原理:光刻是通过光化合反应,将掩膜版上的电路图图形暂时转移到覆盖在半导体晶体上的光刻胶,然后利用光刻胶为掩膜,对下方材料选择性加工(刻蚀或注入),从而在半导体晶片上获得相应电路图形。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检测等工序。1.表面清洗烘干目的是:(1)除去表面的污染物(颗粒、有机物、工艺残余、可动离子);(2)除去水蒸气,使基底表面由亲水性变为憎水性,增强表面的黏附性。2.旋涂光刻胶:决定光刻胶涂胶厚度的关键参数:光刻胶的黏度(Viscosity),黏度越低,光刻胶的厚度越薄;旋转速度,速度越快,厚度越薄;影响光刻胶均匀性的参数:旋转加速度,加速越快越均匀;与旋转加速的时间点有关。一般旋涂光刻胶的厚度与曝光的光源波长有关。光刻胶分为正胶和负胶两种。正胶,不溶于显影液;曝光后,曝光的部分可溶于显影液,从而在光刻胶上得到的图形与掩膜版上的一致。正胶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线条边缘清晰,在深亚微米工艺中占主导地位。负胶,溶于显影液;曝光后,曝光的部分不溶于显影液,从而在光刻胶上得到的图形与掩膜版上的相反。负胶和硅片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抗蚀性,针孔少,感光度高但显影时会变形和膨胀,分辨率2um左右。3.软烘(前烘):通过加热去处光刻胶中的溶剂,改进其于硅片表面的粘附性及缓和光刻胶内部应力。4.曝光: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光化学反应,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光刻胶。常用的曝光方式有:接触式曝光和非接触式曝光。接触式曝光具有分辨率高、复印面积大、复印精度好、曝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但容易损伤和沾污掩模版和晶片上的感光胶涂层,影响成品率和掩模版寿命,对准精度的提高也受到较多的限制。一般认为,接触式曝光只适于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非接触式曝光主要指投影曝光。在投影曝光系统中,掩膜图形经光学系统成像在感光层上,掩模与晶片上的感光胶层不接触,不会引起损伤和沾污,成品率较高,对准精度也高,能满足高集成度器件和电路生产的要求。但投影曝光设备复杂,技术难度高,因而不适于低档产品的生产。现代应用最广的是1:1倍的全反射扫描曝光系统和x:1倍的在硅片上直接分步重复曝光系统。显影:(对于正胶)利用显影液去除光刻胶的曝光的部分,从而在光刻胶上得到与掩膜版上一致的图形。查看结果以及进行后续工艺(刻蚀或注入)。四、实验步骤和内容:1.洗涤样品(去除表面的光刻胶),吹干。2.重新铺上光刻胶,烘干。3.曝光前的准备:(1)将光刻机面板上所有气动开关置于“关”状态;(2)打开压缩空气至4个大气压,开真空机械泵;(3)合上高压汞灯电源,开关置于“CP”位置,按下“START”2-3秒后松开,灯电压表指针回落,灯发光。注意:汞灯冷却风扇须同时开始工作;(4)打开光刻机电源,合上曝光计时控制器电源,设置曝光时间;(5)光学对准系统和曝光电源系统置为“HOME”;(6)将光刻板安放到板架上,按下“MASKON”真空吸版;(7)翻开板架,将需光刻的衬底置于样品台上,将“SUBSTRATEVACCUM”开关置于“ON”吸片,落下板架;(8)拨动“CONTACTVACCUM”开关置于“ON”,光学对准系统回“HOME”位;(9)逆时针旋转竖直方向控制旋转的顶部,直到下部旋圈打滑;(10)设置光刻版与衬底的间隙,按下找平按钮2秒后再松开;(11)移动样品台,将光刻版与衬底对准;(12)将“CONTACTVACCUM”开关置于“ON”,光学对准系统回“HOME”位;4.曝光:(13)拨动“EXPOSE”开关,移动曝光光源至样品台正上方,对衬底进行曝光,然后按“HOME/EXPOSE”开关置“HOME”;(14)将“CONTACTVACCUM”置“OFF”,拨动“MASKRAISE”翻升版架;(15)将“SUBSTARTEVACCUM”置“OFF”,取下衬底(16)重复步骤7-15,对所有衬底进行曝光;5.关机:(17)拨出“MASKON”按钮,取下光刻版;(18)关汞灯电源,关光刻机电源,关压缩空气,关真空机械泵。6.显影。7.将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五、实验结果和分析:烘烤就是通过加热去处光刻胶中的溶剂,改进其于硅片表面的粘附性及缓和光刻胶内部应力。烘烤样品时,烘烤过度会减小光刻胶中感光成分的活性;烘烤不足使光刻胶中的溶剂不能完全被蒸发掉,从而阻碍光对胶的作用并且影响到其在显影液中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