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经症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神经症一、有关神经功能学说㈠神经活动二个基本过程:⑴兴奋过程⑵抑制过程:①主动抑制:(条件抑制)②被动抑制(非条件抑制):a.外抑制b.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二)神经活动的三个功能系统(三)人类的神经类型二、神经症特点三、儿童神经症特征四、分类(一)恐怖性神经症(场所、社交、物体等)(二)焦虑性神经症(三)强迫性神经症(四)抑郁性神经症(五)癔症(六)疑病性神经症(七)神经衰弱(八)其它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一、特点1、明知强迫观念和动作不对,但无法控制。2、常因这些强迫症状而苦恼。3、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二、分类1、强迫观念(1)强迫性怀疑⑵强迫性回忆(3)强迫性穷思竭虑(4)强迫性对立思维2、强迫意向和动作(1)强迫意向(2)强迫洗涤(3)强迫计数(4)强迫性仪式动作恐怖性神经症一、分类1、单纯性恐怖症:如对某些物体、高处、黑暗、雷雨等。2、广场恐怖:对公开场所发生恐怖,如车站、市场。3、社交恐怖二、特点1、对某种场合客观存在的物体产生恐怖,明知不对,但无法控制。2、有回避行为:愈是回避,症状越重。3、因为要回避则常影响正常生活。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和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不安为特征,紧张恐惧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抑郁性神经症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病人求治心切,无运动抑制和精神病性症状,工作生活不受影响,病程至少二年。疑病性神经症又称疑病症,病人的担心或相信自已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不适,反复就医,虽经多项多次检查未见异常。医生反复客观的解释亦无法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与抑郁,主要表现为疑病性心理障碍、疼痛和躯体症状,如胃肠道症状、气促、呼吸困难、心悸怀疑五官及肢体畸形等。一个神经症病人的症状自述1、不敢反驳别人。2、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并经常感到信心不足和抑郁。3、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决策,担心不足会出差错。4、经常舒气。5、不允许自已产生对人的反感。6、涌现在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不自主感,感到很烦躁。7、情感不恰当,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有时不知道自已想不想笑。13、对声音很敏感。14、有时自已产生消极的想法,马上就似乎有一种正确的又带强制性的想法打消这个念头。不允许自已产生消极的想法。15、就算单独时神经也很紧张,手脚酸软。16、感到坐立不安,烦躁、震颤、肉跳、走路很费力,身体僵硬。17、一阵阵恐惧或惊恐,一阵阵发冷、发热。18、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19、必须反复想一些早已想好的东西,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20、当别人看着或谈论时感到不自在。21、不能集中注意。22、有时心跳得很历害、恶心、心烦、心好象总在提着,提心吊胆。23、经常想哭,忘记性大。24、有时见到人头很昏,软弱无力。25、害怕强迫自已,害怕意志一类的字眼。26、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烦躁、焦虑、坐立不安,感到压抑,有时想哭,但又哭不出,为了一件事,反反复复地想。27、控制、压抑不住自已的思想情绪,常想好好地发泄一下。28、有时常常不知怎样做,不知做什么,要靠回想一下自已设立目标才能确定做什么。29、头脑会出现自已并不想的想法,有时沉迷地想着,突然清醒,就出现强迫性思维。30、走着走着,别人看我一下或有人走过,我都会震一下。神经衰弱一、概述(一)历史:1849年由美国Beard医生提出描述四十多种症状分为七大组。(二)发病率:占精神科全年初诊病人的65.8%。(三)患病率: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5.9%,脑力劳动占8.6-11.3%,体力劳动者3.1-5.1%。(四)发病年龄:16—40岁占90%,男、女无差别。二、病因(一)精神因素、家庭、生活、经济。(二)脑力劳动持续性过度紧张。(三)工作、生活安排不适当。(四)病后体弱。(五)素质。(六)高级神经功能学说: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和兴奋过程均弱化,皮质下兴奋性增高而出现各种症状。三、神经衰弱临床表现:1、乏力和容易疲劳2、对刺激过度敏感3、睡眠障碍4、疑病和焦虑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紧张性疼痛五、神经衰弱鉴别诊断(一)与神经衰弱症状群(二)与早期精神分裂症(三)疲劳症状群六、治疗(一)精神治疗(二)增强体质(三)药物对症治疗癔症一、概述1、癔症的定义:癔症是由于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而引起的一类神经和精神障碍。大多数突然起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症状以及短暂的精神异常,检查无器质性改变。这类症状和体症可因暗示而产生或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2、发病年龄:青状年多见,16-35岁占75%。3、性别:多见女性,占3/4。4、患病率3‰—5‰,占神经症中16%。5、发病类型:单人发、集体发、反复发作、流行性发病。6、国际上对癔症的五种